我们有走向国际舞台的好导演,也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作家,但是世俗社会的艺术趣味并不如艺术家那般乐观,或者说饮食众生们对生活的诗意关怀还不够。这样的情形是否提示我们不妨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即使对于那些专攻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人也还是有意义的。想一想,人们除了吃喝拉撒的本能以外还是应该有些别的奇妙的东西,而这些人们可以从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获得。
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人们应当多阅读点儿古典的东西,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
经典的诗歌散文、优美的诗情画意可以带给人们别的奇妙的东西
不读诗和散文的人恐怕得不到奇妙的东西
阅读诗和散文、品味诗情画意、能关注生存状态的人气质与众不同
现在电影创作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一个题材有市场,多方人马就一拥而上,这不是健康的电影生态。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比如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国产电影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国产电影不能陷入题材重复利用的误区
国产电影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藏
国产电影需努力摆脱不健康的生态
国产电影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①风格的形成也意味着艺术的成熟,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
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刻意设计而行
③颜柳欧赵、苏黄米蔡,风格鲜明,流传千古
④它是个人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有时甚至要付出一生的精力
⑤书法有个性,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追求
⑥古人云:“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⑤④②①⑥
⑤③①②④⑥
⑥⑤④③①②
⑥③⑤①④②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具有“靠天吃饭”的局限性。深度贫困地区大都自然条件恶劣,发生灾害的频率高、范围广,加之病虫害等方面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更需要借助农业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科学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借助农业保险可有效分散农业生产者的风险
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承担较大风险
农业保险能够提前介入并有效预防自然灾害
某工厂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复工后第1天的产能即恢复到停工前日产能的60%,复工后每生产4天,日产能都会比前4天的水平提高1000件/日。已知复工80天后,总产量相当于停工前88天的产量,问复工后的总产量达到100万件是在复工后的第几天?
54
56
58
60
“经济金融化”成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当货币拥有了在市场上购买一切的魔力,它就成为财富的象征,使那些重利轻义者陷入货币拜物教泥潭。无限追求货币财富自古以来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危害更大,会迅速蔓延成为全球化危机。为此,必须重视对金融业的治理与监管。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货币使人陷入拜物教泥潭
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追求货币财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解读它。甚至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构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这部接受史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阿Q的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
对阿Q的解读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对阿Q的解读与读者自身阅历有关
未来的人民对阿Q会有更新的解读
民法中的埋藏物:指包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从外部发现的物。埋藏物是有主物,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无主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不属于埋藏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埋藏物的是:
老张看见老李将一包东西埋藏起来,老张趁人不注意将其挖出
老张在公交车上发现的一个皮包
老张在耕地时挖出的一把八成新铁锨
老张拾荒时在垃圾堆里捡到的一台废弃电脑
近来,有科学家研究了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们发现,全球超过80%的国家及地区在气候寒冷时期爆发的战争次数是温暖时期的两倍;在中国过去的1000多年里,战争、大范围动乱和朝代更替大都对应着特别漫长的寒冷时期;欧洲1550年到1850年的“小冰期”与欧洲历史上发生过的猎巫事件甚至法国大革命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气候变冷会导致社会冲突和朝代更替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气候变化总在发生,社会冲突、朝代更替也总在发生,共同发生变化的东西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
气候变暖是引发人类冲突与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1981年到2002年间的温度升高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内战的次数比平时有所增加
2003年,由于印度洋升温影响季风活动,导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降水大幅度下降,引发粮食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继而引发武装冲突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更可怕,气候变冷意味着农作物收成下降,粮食、能源供应紧张,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每家每户都会排放“碳”。家用水、电、气的碳排放量(单位:千克)分别等于用水吨数乘以0.9、用电度数乘以0.8、用气立方米数乘以0.2。若某户平均每月用水10吨,用电380度,用气35立方米,则该户一年所用水、电、气产生的碳排放量是:
320千克
640千克
1920千克
384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