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第一次将参加者集中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中,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各国参赛人员提供奥运村成了一个传统。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到20世纪末,美国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包括4届夏季奥运会和3届冬季奥运会。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和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按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运动史上排下序列。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奥运村
奥运点滴
被迫取消奥运会
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
①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4106.6万吨,较2014年增长3.3%。至此,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二连丰”。“十二连丰”成绩喜人,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在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保持着同步多增态势,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库存升至近年历史高点,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
②“进口多增,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主要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希望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但随着收购价的________,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________,然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________,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明显。
③“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渐攀升,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与其他因素共同催生了国内与国外,生产与加工领域间的价格倒挂,催生当前‘三多并存’现象,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_,”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
④“我国平均一个劳动力只能种7亩左右耕地,然而在机械化耕作背景下,欧洲一个劳动力能种几百亩,美国一个劳动力能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这种差距就是__________。”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⑤分析人士认为,解决“三多并存”考验,国家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粮食收储制度,遏制价格倒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向现代农业转变。
⑥“中国农业要想做强,就必须走现代农业的道路。要通过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提升规模效益和科技水平,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走出‘三多并存’困局。”孔祥智建议。
根据第④段语意进行概括,这种差距是:
农业生产成本的差距
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
农户经营规模的差距
说“把玩学术”不大合适,显得有点_______,但如果是“沉潜把玩”呢?其实读书做学问,目的性太强,很难达到痛快淋漓、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一点,学问与游戏之道是_______的,缺乏足够的好奇心,求知欲,距离感,反而做不好。按照今日不少人的“学者”标准恐怕传统中国读书人,全都是业余性质——可那种“爱美的”读书人,自有_______之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浮 相近 可叹
轻佻 相通 可爱
轻慢 相似 可敬
轻视 相仿 可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马负图”“凤鸟来朝”“麒麟至郊”“元龟衔符”乃四大祥瑞之兆。龙、凤、麟、龟等吉祥动物至今仍广泛流传。
以下对四者主要寓意表述准确的是:
龙:子孙繁荣;凤:飞黄腾达;麟:太平盛世;龟:健康长寿
龙:民族昌盛;凤:子孙繁荣;麟:如意吉祥;龟:健康长寿
龙:民族昌盛;凤:如意吉祥;麟:健康长寿;龟:太平盛世
龙:民族昌盛;凤:如意吉祥;麟:太平盛世;龟:健康长寿
8支足球队参加单循环比赛,胜者得2分,平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结束后,8支足球队的得分各不相同,且第2名的得分与后4名的得分总和相等,第3名的得分是第5名的两倍,第4名的得分是第6名的两倍。问第一名比第四名多拿了多少分:
3
4
5
6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措施有: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选项共有:
①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③调整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发行票据回笼货币
⑤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2项
3项
4项
5项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占有稀缺资源的先富人群与普罗大众之间,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出现经济上的两极分化,这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自然客观现象。经济上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底层阶层则越来越贫穷,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极化效应”。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通过国家税收调节,通过一系列再分配的制度变革,并在经济发展的自然逻辑作用下,如投资由沿海与城市等发展中心地区向中西部边缘地区弥散扩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将越来越多地从中心向边缘延伸,这就是所谓的“涓滴效应”。
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他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来解释经济发展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延伸过程。出于解释上的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简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简称为“南方”。他认为,由于北方即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即后进地区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在发展的前期阶段,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会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北方强者越来越强,南方弱者越来越弱的现象,赫希曼称之为“极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增加投资,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战胜极化效应。从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本身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而且,国家要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促使政府将更积极地加强北方对南方的涓滴效应。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南方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获得动力,同时,南方的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北方与南方可以获得双赢的现代化成果。
第3段意在说明:
涓滴效应的发展阶段
极化效应的不利影响
涓滴效应的实现过程
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的异同
将所有由1、2、3、4组成且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则排在第12位的四位数是:
3124
2341
2431
3142
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在黑猩猩的笼子前放了一面大镜子,观察他们的反应。它们能够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经常久久地对着镜子寻找自己身上平时看不到的部位。作为黑猩猩近亲的大猩猩却不具备这种能力。
由此可以推出:
黑猩猩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高于大猩猩
黑猩猩和大猩猩虽然亲缘较近,但还是黑猩猩的智力更胜一筹
黑猩猩的这种能力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有关
动物界还有其它动物具备这种能力
湿地的生命力是可以被一点一滴看见的。我最先看见的是湿地上的青蛙,它_______地弹跳,让寂静的湿地有了动感;青蛙落脚的地方,黑颈鹤_______,动作像骄傲的体操运动员那样自由、舒展;接下来,三三两两的羊像无声的云从村子里飘过来,它们身后是牦牛家族,带着高海拔的困倦与______;再后来,高原上真正的主角——放牧者出现了,他们被牦牛这些群众演员簇拥着,压轴出场。
猝不及防 腾空跃起 慵懒
始料不及 悠然自得 疲惫
出其不意 翩翩起舞 懒惰
突如其来 昂首阔步 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