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盈利不只包括奥运本身的成功,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举办奥运其他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2008年奥运会对于北京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广泛且深远的,除了与赛事最直接相关的场馆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旅游消费、体育产业等方面的巨大商机之外,更为中国和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巨大舞台。随着世界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很多潜在的商机就会浮出水面并接踵而来。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可借奥运实现盈利
奥运会可以带动多项产业经济的发展
中国应该抓住奥运这个舞台展示自己
奥运处处是商机,北京将会空前发展
书报亭曾经是所有城市的标配,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但当下已经快要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近日,《中国青年报》在显著版面刊登了上海中学生的一封信,希望《中国青年报》替青少年呼吁恢复书报亭。一个初中生的来信受到媒体的关注有些让人意外,刊登出来在瞬间点燃了网民的热情也实属罕见。由此可见,恢复书报亭十分必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城市书报亭的退出是时代变迁、城市规划、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书报亭具有很强的社区服务功能,是社区居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
青少年正处于大量吸收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阶段,报纸杂志是文化必需品
纸质的报纸杂志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一项工作,如果小王先单独干6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9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2/5;如果小王单独干9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6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7/20。则小王和小刘一起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15
20
24
28
甲、乙、丙和丁四个依次相邻的农场分别饲养76头、82头、45头和93头牛,位置如下图所示(虚线位置为栅栏)。现由于两处栅栏损坏,有3个农场的牛混在一起。问最多需要分辨多少头牛,就一定能将所有牛还回原本的农场?
219
220
250
251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得名过程
历史演变
文献记载
出现年代
小王、小李和小周一共收藏了121本图画书,小王给小李和小周每人6本后,小王图画书的本数是小周的3倍,小李的2倍,则小周原有图画书的本数是:
14
15
16
22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亚洲博鳌论坛2015年年会上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共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一带”,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出访东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倡议,之后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路一带”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继承古丝绸之路的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路一带”秉承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它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联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与此同时,“一路一带”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也是开放的,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未来“一路一带”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很多,开放性也更强。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而今天“一路一带”交流合作的范畴要大得多,可以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可以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当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路一带”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中国“_______”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寻求势力范围。
亲
诚
惠
容
某区要从10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现规定每位选举人必须从这10位中任选两位投票,问至少要有多少位选举人参加投票,才能保证有不少于10位选举人投了相同两位候选人的票?
382位
406位
451位
516位
王工的自驾车耗油是百公里8升,原来的油价为6元一升,今年初调为5元一升,王工加了300元钱的油,可以比原来多跑多少公里:
85
100
110
125
烟草危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有烟民3亿以上,还有7.4亿人口受到“二手烟”的危害。2012年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因吸烟死于相关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联合报告,2014年,烟草使用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总损失达3500亿元人民币左右。由此而言,在控制吸烟问题上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有效控烟的合力,才是惠民生、利长远的正确选择。尤其是,当前,随着城市控烟立法和执法工作深入开展,以法律为武器推进控烟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尽快颁布并实施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可谓当务之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借法律推行控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手段
烟草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因素
烟民大多因吸烟而死于肺癌等相关疾病
目前国内已有近10亿人受到烟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