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之内,“哲学的突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分别发生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下列思想观点产生于这一时代的是:
致虚守静,道法自然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民为主,工商皆本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牧童经济,是指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不顾对草原的破坏。经济学中以此来比喻,为追求高生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高消费量(商品转化为污染物),大量迅速地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废物累积的环境污染的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宇宙飞船中乘客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净化,变成氧气、水和盐回收,再给乘客使用
猪粪和部分秸秆被用作沼气池的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供做饭、照明
某地投入大量资金组织村民种植苹果树,因销路不畅导致苹果成熟后落地,大量腐烂
某地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消耗水资源、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1新疆066】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0新疆072】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美国科学家泰勒几乎每天都有10个新想法,其中有9个半都是错的,但他并不在乎,仍然孜孜不倦的进行科学研究,“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积累起来,使泰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闻名的“氢弹之父”。因此:
要创新就会犯错误
新想法总会有90%是错的
美国人并不在乎错误
泰勒是个善于创新的人
下面四个所给的选项中,哪一项能折成左边给定的图形:【2014新疆兵团074】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美国是当今全球化进程的主要_______,全球化因此被深深打上美国的烙印。许多的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全球化除了可以通过资本主义和美国方式推进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引领者
推动者
主导者
倡导者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其开发程度的规模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大量廉价石油的供应改写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学研究的能源战略也主要是如何以不断增长的能源供给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任何提高能源消费水平的研究和开发都被认为是不合算和不经济的,这种能源战略对鼓励人们开发利用资源,保证工业化国家基础建设和工业的高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对开发能源不作限制,造成了能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形成了到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能源战略的经济意义远远不能抵消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8世纪后的能源开发战略追求对能源的无限制开发和利用
煤炭和石油的开发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标志
能源开发缺乏合理地规划使产业革命后的能源开发陷入无序
某教师对美国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做了一项测试,他问被测试者相同的问题“一张A4纸如果对折,最多可以折几次”。结果发现,听到问题后,大部分美国高中生马上开始动手折纸,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能折的次数;而大部分中国高中生听到问题后马上回答“无穷多次”。这位教师由此得出结论:美国高中生注重实践,而中国高中生注重理论。
以下哪项是这位教师得出结论所必须假设的: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对立的
只要开始动手折纸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问题,就是注重实践
只要开始动手折纸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问题,就是不注重理论
只要马上回答“无穷多次”,就是不注重实践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3新疆077】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