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以下有关表述有误的是( )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坚守18亿亩红线”是指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
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包容性增长:
增进社会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对各种社会矛盾增加容忍度
还田于海,退耕于林,延长禁捕期,对山林进行保护性封育
反对投资和贸易的地方保护主义,提倡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适当性手段的选择,保障公共利益和相对人权益的均衡,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根据上述定义,行政机关的下列行为最符合比例原则的是:
夫妻二人在家中发生口角,吵闹声较大,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二人处以罚款500元的处罚
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员黄某在查处车辆超载的过程中,殴打超载冲卡企图逃逸的司机
规划局批准某公司建造九层商业楼,该公司私自加盖至十二层,规划局认定为违章建筑,要求其把楼房全部拆除
市政府计划建设化工项目,论证后认为该项目会对附近的国家级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造成严重污染,遂将该项目叫停
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的。不过,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各种因素正在冲击这一传统模式,致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老龄化加速到来将引发养老革命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满足养老需求将是巨大的社会难题
老龄化趋势要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
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的。不过,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各种因素正在冲击这一传统模式,致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老龄化加速到来将引发养老革命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满足养老需求将是巨大的社会难题
老龄化趋势要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
2,6,11,18,29,( )
41
48
45
59
6,7,18,23,38,( )
47
53
62
76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公务员交流的是:
公务员小王到某外资企业任职
公务员小张从综合处调入财务处工作
公务员小李从中央机关到某市去挂职锻炼
公务员小赵从政府某局到某地红十字会任职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报告,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1983年中等家庭收入比1982年增加了1.6%。通常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贫困人数就会减少,然而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人口普查司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原因:影响深、持续时间长的1981—1982年经济衰退的持续影响;由妇女赡养的家庭人口数量和不与亲戚同住的成年人数量的增多,这两种人都比整体人口更加贫困。
这个报告能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全国贫困率在18年里一直稳步增长
如果早期的经济衰退仍带来持续的影响,那么全国贫困率会升高
即使人口中有些家庭收入下降或未增加,中等家庭收入依然可能增加
中等家庭收入受家庭形式变化的影响比受国民经济扩张或衰退程度的影响更大
基础教育是受政治、经济、文化、舆论乃至学界深度影响的领域。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逻辑链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被社会舆论“建构”出来的主观存在。不同家庭、学校和学生所感受的学业负担与政策意图治理的学业负担可能大相径庭。学业负担问题的治理也受到教育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掣肘,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而非对立,发挥双方的优势,对包括缓解学业负担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意义。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学业负担问题涉及到主客观综合因素
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学业负担问题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度影响
缓解学业负担问题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