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201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江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________,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
中国画重视意象
意象是绘画的生命
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
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2011上海A040】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11年1—5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1450.7亿元,同比增长24.3%。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下同)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90572.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7770.5亿元,同比增长24.7%。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0877.9亿元,同比增长25%。
1—5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088.7亿元,同比增长21.9%。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6849.7亿元。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286.6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992.1亿元,同比增长17.4%。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802.1亿元,同比增长28.9%。
1—5月,国有企业已交税费13058.4亿元,同比增长29.4%。中央企业累计已交税费9999.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已交税费7142.5亿元,同比增长31.5%。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已交税费3058.5亿元,同比增长27.7%。
1—5月,国有企业销售净利率为4.8%,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3.2%,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8%,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中央企业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5.2%、3.6%和7.4%,地方国有企业分别为4.3%、2.5%和5.8%。
关于2011年1—5月国有企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突破了9000亿元
地方国有企业已交税费约占同期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的10%
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万亿元
中央企业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地方国有企业
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05576万千瓦,同比增长9.25%;其中,水电2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6.69%,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1.83%;火电76546万千瓦,同比增长7.86%,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2.5%;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15%,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1.19%;风电4505万千瓦,同比增长52.33%,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7%。
201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水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14.03%,比2010年同期降低2.21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比2010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5%和1.55%,比2010年同期分别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和0.38个百分点。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的水电发电量约:
上升6.5%
上升11.7%
下降2.2%
下降3.5%
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4.7%,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2.3%,较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地方数据看,2011年全国共计有24个地区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其中重庆老年人占比最高达12.42%,其抚养权比达到17.36%,相当于近6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2011年福建省抚养一位老人需要近:
10个劳动力
12个劳动力
14个劳动力
16个劳动力
2011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进出口总额约为:
32279万美元
29720万美元
28373万美元
25815万美元
科学和艺术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传播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由从业者将科学以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化成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从而实现传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意识和欣赏,形成对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从学术同行传播的角度来说,很多著名学术期刊都会有艺术性的封面,这些封面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果。面向普通公众的科学传播更加需要寓教于乐,其意义无外乎强调信息的传播要嫁接到艺术的手段上来,这样才能触动公众的神经,引起他们的共鸣。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科学传播,也是一门艺术
科学与艺术,硬币的两面
嫁接艺术,科学成为大众文化
艺术封面,科学艺术的跨界组合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2523亿美元
3337亿美元
3021亿美元
814亿美元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本书《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对其他辅助性论证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性论证资源则主要包括说理方法、经验常识、法律原理。多数情况下,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而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
然而,作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其一,人们关于“说理方法”的日常经验,本身就是复杂的,比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典文本,以模糊思维和飘逸说理为特征,典型如《论语》《老子》,而西方许多经典文本,却以分析思维和精细说理为特征,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其二,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以及是非立场的纠葛,参与者及旁观者对后者中的论证,审视、期待、要求显然更高,从“经验常识”展开理由论证,总会引发新的疑问和追问;其三,在法学话语及法律实践话语中,关于“法律原理”的争论不胜枚举,在中国法学甚至世界法学中,几乎难以看到一个法律原理未曾遭遇反论,且法律原理常涉及规范问题,注定在价值上有主观性。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单纯”的法律论证,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
上文中提及的“本书作者”对司法中充分进行法律论证的态度是:
赞成
不赞成
不置可否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