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基础研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对划横线的词可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代替:
坚持不懈
毫不动摇
不折不扣
不屈不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该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真理,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一大消费市场
在全球“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激促下,我国很多地方纷纷提出创建“智慧城市”的口号,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但是,应当看到,目前的“智慧城市”实践多处于概念构建期,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仅仅局限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城市或数字城市层面,各大媒体出现的“智慧城市”也让人难以区别哪些是城市营销的手段,哪些是城市建设的实况。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建设“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建设“智慧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概念的界定尚不明确
媒体中的“智慧城市”很可能只是一种城市营销手段
M市市政府下大气力建设该市的中小企业园区,使M市的中小企业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并使M市的经济水平较上一年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该市所在的S省有关部门决定向全省推广这种中小企业园区,推动S省各地区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能够最好地说明S省有关部门的这种希望可能会落空:
中小企业虽然形式灵活多变,转型快,适应能力强,但其规模小,而且融资困难,很难应对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S省政府没有建立起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增大财政对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也没有在税收方面给予照顾
M市市政府为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打造健康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而S省有关部门并没有将此措施推广到该省其他地区
全国建立中小企业园区的城市不只是M市一家,但只有M市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在充满着复杂流动性的转型中国,小说家对时代的整体性把握将越来越不可能,任何想从整体上对时代命名的企图和冲动将不得不最终沦为可笑的“堂•吉诃德”。但是这也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然把握大的时代已经不可能,那么就可以仔细打量那些被大时代所遮蔽的现代人生活中的小,让文学真正回到它的本源——文学是人学,文学应关注个体在此岸世界的存在,关注那些与个体生命存在有关的尊严、自由及其异化问题,关注与真诚、美好、焦虑、敬畏等与文学和人有关的基本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文学创作:
思路应从整体转为个体
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源与个体生命有关
题材应趋向多元化
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_______,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
难乎其难
微乎其微
难以为继
难辞其咎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亚洲博鳌论坛2015年年会上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共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一带”,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出访东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倡议,之后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路一带”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继承古丝绸之路的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路一带”秉承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它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联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与此同时,“一路一带”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也是开放的,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未来“一路一带”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很多,开放性也更强。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而今天“一路一带”交流合作的范畴要大得多,可以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可以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当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路一带”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
新疆要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广东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要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