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3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0.5亿美元,增长28.8%,高出全国出口增速6.1个百分点;进口143.3亿美元,增长1.1倍,高出全国进口增速85.8个百分点。
1—9月,全省超亿美元贸易伙伴达3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其中,德国、印度等国后来居上,超过日本、韩国成为该省主要贸易伙伴。该省对美国实现进出口30.3亿美元,增长93.1%,位居次席。而其对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分别实现进出口7.0亿美元、6.0亿美元和5.4亿美元,分别增长41.5%、2.9%和7.4%,分列五、六、七位。
受上年基数较大影响,全省对东盟双边贸易进出口呈现下降趋势。1—9月,全省对东盟实现进出口15.1亿美元,下降24.9%。
2009年1—9月,该省进出口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100
120
150
180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38.1:27.8:34.1
39.6:27.2:33.2
44.8:23.1:31.4
44.1:27.8:28.1
尺寸为20寸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约是尺寸为16—17寸的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倍:
7.5
7
15
5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江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9.96万人,占60.7%。
从皮鞋和陶瓷这两个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相对低的行业看,今年广东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从皮鞋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98.2%下降到2008年的86.2%,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下降幅度很大,从31.5%下降到14.4%。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皮鞋生产大幅度增加,从0.9%上升到11.7%;梅州,潮汕,揭阳则从无到有,三市2008年的皮鞋产值比重为0.7%。从陶瓷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66.4%下降到2008年的51.4%,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陶瓷产值所占比重从7.2%下降至2.3%。佛山从48.8%下降至35.1%,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陶瓷生产增加较快,比重从1.1%上升到5.7%;梅州从28.9%上升到43.7%,增加幅度最大。
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动工建设项目的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比重以及已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分别是:
62.8%,46.9%
62.8%,52.7%
60.9%,46.9%
60.9%,52.7%
①它是一条连接苏皖的古驿道,穿村而过,所以有很多古代名人在这里驻足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②蒋山村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遍布的人文古迹
③这里自秦汉以来就建有一个古驿站——招贤驿
④蒋山文化的核心元素是“驿站文化”
⑤在现代社会中,蒋山村的文脉古风,正是人们向往的心灵驿站
⑥山水与浪漫传说成就了蒋山文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⑤②⑥④③①
③①②⑤⑥④
④③①②⑥⑤
②⑥④③①⑤
据200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980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男性人口2511.4万人,女性人口2468.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3%和49.57%。全年出生人口50.78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6.75万人,死亡率为5.42%。
据对全省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和9.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
全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亿元,累计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3%。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全省已有城乡低保对象62.9万人,其中城镇8.9万人,月均补助145.5元/人;农村54万人,月均补助72.3元/人。年末全省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0.69万张,收养人员7.56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98%。现有1500多个乡镇(街道)和2.7万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分别占总数的98.6%和73.4%,社会救助工作人员3.8万名。
2006年浙江省自然增长人口为:
24.03万人
27.46万人
29.51万人
32.73万人
2009~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建筑业
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个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个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5.1%。钢材出口181万吨,比上月增加38万吨;进口174万吨,比上月增加11万吨。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焦炭出口5万吨,比上月增加2万吨。
1—7月,全国粗钢产量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7784万吨,同比下降7.6%,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9048万吨,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率为11.3%。铁合金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钢材出口1116万吨,同比下降67.3%;进口988万吨,同比增长1.6%。铁矿砂进口35525万吨,同比增长31.8%。焦炭出口28万吨,同比下降96.6%。
下列选项中,2009年7月,环比增长率最高的为:
钢材出口量
钢材进口量
钢坯进口量
焦炭出口量
对于下列各省,农业增加值2010年较2009年的增长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浙江、福建、广东、江苏
浙江、福建、江苏、广东
福建、浙江、广东、江苏
福建、浙江、江苏、广东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美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39862亿元
147953亿元
148632亿元
1514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