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古代典籍中,哪一部不是以年号命名的:
《昭明文选》
《太平广记》
《永乐大典》
《康熙字典》
2020年10月28日,某地24名居民网购了进口冷链食品,后该批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24名居民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12月11日,该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承认处理不当,罚款由原行政处罚机关撤销。这起事件中,公安机关的罚款行为主要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哪一项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
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
一事不再罚原则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哥哥和弟弟各有若干本书,如果哥哥给弟弟4本,两人书一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2本,哥哥的书是弟弟的4倍,哥哥和弟弟一共有多少本书:
20
9
17
28
一位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他向一组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尺寸和颜色相同的图片,其中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花朵或鱼类,另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蜘蛛或蛇。结果发现,当看到花朵或鱼类的图片时,婴儿无明显反应,而当看到蜘蛛或蛇的图片时,所有婴儿的瞳孔都明显变大。因此,这位科学家认为,人们对危险动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学习。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每个人表达恐惧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所有婴儿都见到过真实的花朵或鱼类
瞳孔扩大是产生压力或恐惧的标志之一
多数成年人见到蜘蛛或蛇都会产生恐惧
有一部96集的电视纪录片从星期三开始在电视台播出。正常情况下,星期二到星期五每天播出1集,星期六、星期天每天播出两集,星期一停播。播完35集后,由于电视台要连续3天播出专题报道,该纪录片暂时停播,待专题报道结束后继续按常规播放。那么该纪录片最后一集将在星期几播出?
星期二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水榭:建在水边平台之上供人游玩和休息的园林建筑。水榭的平台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在水面之上。
下列建筑属于水榭的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强化了对人们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开学第一课”,本质是“课”,是所有教学的一部分,而课程创新也属于学校的教育事务,因此,在进行“开学第一课”时,各地宜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特色,由全体教师参与进行课程设计论证,并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也不必回避相同的主题,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本就不同,关键在于要给同样的主题注入新的内涵。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不能脱离课的本质开展“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应由老师、学生、家长三方主体共同设计完成
“开学第一课”与课程创新要同步
“开学第一课”不应拘于形,而应重于实
礼仪服饰庄重而_______,自生一种威仪。事实上,这种威仪感,来自礼服各个不同部件背后的渊源和寓意。而另一方面,如果将礼服层层剥开来看,就是一部_______的政治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华美 恢弘
艳丽 壮阔
美丽 宏美
秀美 磅礴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曾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编纂一部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民法典,是几代人的夙愿。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典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说。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草案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民法典草案对与疫情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进行梳理研究,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顾的‘被监护人’,明确物业应急处置责任等,这都体现出了民法典应时而生、为民所需的特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参与了民法典草案的编纂工作。她深有体会地说,民法典草案彰显“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进一步成熟和稳定。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相关”,是因为它是一部体现对( )、生活幸福、人格尊享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生命健康
财产安全
交易便利
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