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公司均为使用其公司数码产品有疑难问题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拨打热线电话要收取相应的通话费用,所以通常来说,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这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乙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
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
乙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甲公司多2倍
甲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乙公司多5倍
从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底,某机构统计的新能源车辆事故共计113起,着火事故占有一定比例。在着火事故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达到69.6%,专用车次之,公交车最低。这说明,在新能源车辆中,乘用车的安全性大大低于专用车和公交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新能源汽车中乘用车的利润最高,企业对其安全性设施的研发投入也最高
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的司机一般驾龄较长、水平较高,出车事故率较低
在新能源汽车的着火事故中,乘用车的伤亡人数远远少于专用车和公交车
据该机构统计,新能源专用车和公交车保有量不到新能源汽车总量的10%
近年来,随着IT厂商数量的不断增加,IT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IT产品,用户不但要选择产品本身,更要选择服务。良好的服务已经成为左右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高科技产品如电脑等,用户愿意多花10%的价钱来购买服务好的同质产品。
这段文字表明的观点是:
IT产品的售后服务很重要
IT产品服务性很强
IT产品专用型强,技术要求高
用户愿意多花钱来购买IT产品
甲、乙、丙、丁和戊5人到赵村、李村、陈村、王村4村驻村考察,每人只去一个村,每个村至少去1人。已知:
(1)若甲或乙至少有1人去赵村,则丁去王村,且戊不去王村;
(2)若乙去赵村或丁去王村,则戊去王村而甲不去陈村;
(3)若丁、戊并非都去王村,则甲去赵村。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下列( )项。
甲去李村,乙去赵村
乙去陈村,丙去赵村
丙去赵村,丁去李村
丁去赵村,戊去王村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15年1月份发布《2014年上海综合交通运行年限》年报显示,2014年上海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交通高峰时段延长,拥堵呈常态化。自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约4865公里,增长仅为3%;城市道路面积105平方公里,增长8%。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私人小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14年底,上海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左右(不含外省市号牌车辆),较2013年底增加20.5万辆,增幅为7.2%。数据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快速路日均交通总量增长约7%、中心城越江交通日均总量增长1.2%、高速公路日均车流总量增长约13.2%。
在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上海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累积时间延长,形成了早、午后、晚三个拥堵高峰、并逐步呈现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伸,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以及早高峰提前的趋势。2014年,在42个快速路交通指数区域中,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大于50、累计拥堵时间大于1小时,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的有8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浦西西部及西南面;在68个地面道路指数区域中有15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内商圈及医院周边。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中心城区交通在一些时段和区域拥堵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各大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拥堵的良方,其中“限购”是各地共同的做法,北京市从2014年到2017年,增量小客车指标额度供60万个。年度配置指标总量由24万个减少到15万个,从而使机动车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过600万辆。2013年底,上海交通主管部门明确车牌价格调控措施将长期化,确定了全年总体10万张车牌的投放量。2014年天津市小客车指标投放量供10万个,按月分配,采取摇号和竞价的方式配置。2014年3月26日,杭州市政府规定杭州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今后杭州每年汽车增量指标为8万个,按月度分配。
从行政行为角度看,各地采取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的做法具有_____的特征。
行政手段
政府主导
休克疗法
计划与市场手段相结合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15年1月份发布《2014年上海综合交通运行年限》年报显示,2014年上海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交通高峰时段延长,拥堵呈常态化。自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约4865公里,增长仅为3%;城市道路面积105平方公里,增长8%。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私人小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14年底,上海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左右(不含外省市号牌车辆),较2013年底增加20.5万辆,增幅为7.2%。数据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快速路日均交通总量增长约7%、中心城越江交通日均总量增长1.2%、高速公路日均车流总量增长约13.2%。
在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上海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累积时间延长,形成了早、午后、晚三个拥堵高峰、并逐步呈现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伸,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以及早高峰提前的趋势。2014年,在42个快速路交通指数区域中,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大于50、累计拥堵时间大于1小时,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的有8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浦西西部及西南面;在68个地面道路指数区域中有15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内商圈及医院周边。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中心城区交通在一些时段和区域拥堵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各大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拥堵的良方,其中“限购”是各地共同的做法,北京市从2014年到2017年,增量小客车指标额度供60万个。年度配置指标总量由24万个减少到15万个,从而使机动车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过600万辆。2013年底,上海交通主管部门明确车牌价格调控措施将长期化,确定了全年总体10万张车牌的投放量。2014年天津市小客车指标投放量供10万个,按月分配,采取摇号和竞价的方式配置。2014年3月26日,杭州市政府规定杭州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今后杭州每年汽车增量指标为8万个,按月度分配。
各地在探索治理城市拥堵的方案中,都强调对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就限购单项措施而言,其效果有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的可能,主要原因有:
汽车保有量的积累
现有道路资源承载力没有相应提高
部分公众出行需求没有兼顾
影响汽车生产与销售商的利益
2016-2020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年增长超过4%的年份个数是:
2
3
4
5
如果你的住房是2006年以后的新建楼房,那就带有外墙保温层。由此可推出:
只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才带有外墙保温层
所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都带有外墙保温层
有些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也带有外墙保温层
所有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都不带有外墙保温层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15年1月份发布《2014年上海综合交通运行年限》年报显示,2014年上海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交通高峰时段延长,拥堵呈常态化。自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约4865公里,增长仅为3%;城市道路面积105平方公里,增长8%。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私人小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14年底,上海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左右(不含外省市号牌车辆),较2013年底增加20.5万辆,增幅为7.2%。数据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快速路日均交通总量增长约7%、中心城越江交通日均总量增长1.2%、高速公路日均车流总量增长约13.2%。
在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上海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累积时间延长,形成了早、午后、晚三个拥堵高峰、并逐步呈现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伸,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以及早高峰提前的趋势。2014年,在42个快速路交通指数区域中,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大于50、累计拥堵时间大于1小时,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的有8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浦西西部及西南面;在68个地面道路指数区域中有15个常发性严重拥堵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内商圈及医院周边。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中心城区交通在一些时段和区域拥堵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各大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治理拥堵的良方,其中“限购”是各地共同的做法,北京市从2014年到2017年,增量小客车指标额度供60万个。年度配置指标总量由24万个减少到15万个,从而使机动车保有量到2017年底不超过600万辆。2013年底,上海交通主管部门明确车牌价格调控措施将长期化,确定了全年总体10万张车牌的投放量。2014年天津市小客车指标投放量供10万个,按月分配,采取摇号和竞价的方式配置。2014年3月26日,杭州市政府规定杭州行政区域内小客车实行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增量指标须通过摇号或竞价方式取得。今后杭州每年汽车增量指标为8万个,按月度分配。
客观上,对小汽车进行“限购”,可以发挥的作用有:
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
直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
有利于缓解因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末,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2002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约为:
52.7部/百人
50.1部/百人
33.9部/百人
13.7部/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