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的有尾熊,由于当地人称其为“山地熊”或“猫熊”,他们在文章中也就称其为“猫熊”,“猫熊”后来为什么叫成“熊猫”了呢?民国以后,有些传统的书刊由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猫熊”读成了“熊猫”。不过,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
这段文字主要是:
论述熊猫如何进入研究视野
介绍“熊猫”一词的由来
表明应对熊猫科学分类
说明对“熊猫”的误称由来已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镇村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田园生态旅游。但有的地方道路、休闲空间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备,游客成过客、不愿意留下来过夜,弱化了旅游业对当地餐饮、住宿及日常消费的带动力。只有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才能留住游客、发展回头客,提升镇村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上述文段主要讲了:( )
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对镇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田园生态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消费带动力不强是当前镇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镇村旅游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天气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卫星资料显示,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使得地球变得更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复杂的,并不总是好事。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些植物消耗了更多的水分,从而使得河流流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改变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长期后果。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都叠加在同期观测到的气候自然变化之上,这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出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难以区分这些变化中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为造成的。但是,长期的研究结果是不容置疑的: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持续变化着的状态是一个“新常态”。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能使地球变得更绿,这种变化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长期后果
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导致植物过分生长,而植物的生长使得河流流量减少,可见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带来的都是不利的结果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为造成的,二者叠加在同期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之上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持续变化着的状态是一个“新常态”,这是长期研究得出的不容置疑的结果
孔子的许多教诲,说来都挺好听,诸如“刚、毅、木、讷”,“温、行、忠、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等,都不失“为人之道”。然而,这些“优良品质”历来都是统治者、强者以及教育者用来_______被统治者、弱者和受教育者的,他们自己一个个却未必_______。国人历来_______“成王败寇”的逻辑,而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一旦“成王”自然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了空前未有的优势,话语_______更使他们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教训 遵从 遵循 特权
告诫 遵循 遵从 强势
控制 遵守 遵从 优势
训诫 遵从 遵循 霸权
杂草稻是稻田里不种自生、伴随栽培稻生长的一种“杂草型稻”。研究者在杂草稻基因组中发现了与干旱胁迫下叶片干枯程度显著相关的基因——PAPH1。消除该基因后的株系,其叶肉细胞膜内外钙离子和钾离子流速降低;而PAPH1基因过度表达的株系,其叶肉细胞膜内外钙离子和钾离子流速增加。因此研究者指出,PAPH1基因在杂草稻抗旱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上述论证的成立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正常状态下的栽培稻长期生长在有水的环境中,不含PAPH1基因
叶肉细胞膜内外钙离子和钾离子的流速也促进PAPH1基因的表达
叶肉细胞膜内外钙离子和钾离子流速越高,杂草稻的抗旱性越强
杂草稻与栽培稻存在基因交流,其演化与栽培稻选育品种密切相关
手臂疼痛是接种所有疫苗都会产生的副作用。实际上,手臂疼痛是人体对体内注入异物的正常反应。这种反应与抗原呈递细胞有关,这些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中。当它们检测到外来入侵者时,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产生抗体并针对特定病原体提供长期保护,这一过程被称为适应性免疫反应。因此,当在手臂上接种疫苗时,免疫细胞因子刺激神经是导致手臂疼的原因。
上述论证的成立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人体接种疫苗后,抗原呈递细胞会产生反应
不同的疫苗所引发的手臂疼痛反应程度不同
适应性免疫反应是产生免疫细胞因子的原因
免疫细胞因子能够召集更多的免疫细胞聚集
假定有一个鱼缸,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现在它们中的物理学家开始发展“金鱼物理学”了,它们归纳观察到的现象,并建立起一些物理学定律,这些物理学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因此,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可以是正确的。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需要补充下列哪项作为前提?( )
我们看到的直线运动可能在“金鱼物理学”中表现为曲线运动
物理学理论正确与否依赖于其理论体系所得出的结论能否被反复验证
虽然金鱼的实在图像与我们的不同,但是我们的实在图像也可能是不真实的
当某理论的解释与观察者的观测吻合时,观察者往往认为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
手臂疼痛是接种所有疫苗都会产生的副作用。实际上,手臂疼痛是人体对体内注入异物的正常反应。这种反应与抗原呈递细胞有关,这些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中。当它们检测到外来人侵者时,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产生抗体并针对特定病原体提供长期保护,这一过程被称为适应性免疫反应。因此,当在手臂上接种疫苗时,免疫细胞因子刺激神经是导致手臂疼的原因。
上述论证的成立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人体接种疫苗后,抗原呈递细胞会产生反应
不同的疫苗所引发的手臂疼痛反应程度不同
适应性免疫反应是产生免疫细胞因子的原因
免疫细胞因子能够召集更多的免疫细胞聚集
已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132颗,2019年发射的卫星数量是2017年的1.5倍还多2颗,2018年比2017年多31颗,则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
314颗
345颗
452颗
473颗
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制定了包括宪法在内的400多部法律、800多部行政法规,有力地规范和指引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从书本上的法律走向行动中的司法,也是努力按照依法审判的要求,高度重视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落实。然而,现实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依法审判的结果往往并没有得到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案结事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忽视的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它们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人们所依归。
最能表达这段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
与民俗习惯相比,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民俗习惯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