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各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2003年至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7.6%转化为负4.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1.3和2.0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与2002年相比,2011年其他地区(除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
降低了3.3%
上升了3.3%
降低了9.2%
上升了9.2%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保有量快速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也日渐完善。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1%;截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同比增长59.25%。
202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之和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的比重约为:
28.7%
33.3%
39.8%
46.7%
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货物周转量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40%
51%
62%
73%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6%。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0~14岁人口比重比65岁及以上人口:
少0.48个百分点
少2.12个百分点
多0.48个百分点
多2.12个百分点
2016年是中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全年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过10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72亿元;产业扶贫为脱贫不断“换血”,其中2016年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河南省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9734.9元,处于中部地区领先水平;福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达15%,高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
2011-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前一年相比增长最多的年份是:
2012
2013
2014
2015
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的月份有几个:
5
6
7
8
2008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有:
修改宪法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它基本法律
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表中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首次超过35%的年份,当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比约上升了:
4%
6%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