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最早采用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准则的方式,并将这一传统推行到上层社会和家居生活中。尽管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建立礼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强化奴隶社会等级制度,以协调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关系,但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随着奴隶制度“礼崩乐坏”,又出现“知识下移”、“礼下庶人”的局面,这一传统和礼仪制度也因此深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广泛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礼仪制度:
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是统治阶级树立社会准则的工具
产生的时期及进入下层社会的过程
由奴隶社会保存到封建社会的原因
海洋微生物大多是海洋的生产者,参与海洋物质生产、传递、沉降、分解和转化的过程,为海洋植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除此之外,多数海洋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氨、硝酸盐以及二氧化碳等,为海洋植物提供营养物,对海洋无机营养再生起了重要作用。海洋中具有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简单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氧,有利于其他生物生存。
关于海洋微生物的作用,这段文字未涉及的是:
参与海洋的物质循环
保护海洋的生态平衡
促使海洋的富营养化
维护海洋的食物链
网络舆论共识度是网民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衡量网络舆论场正负能量和理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此,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推出国内首个“网络舆论共识度”指标体系和季度报告,旨在为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研究和社会舆论的理性引导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决策依据。根据研究报告情况,2015年第一季度舆论共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舆论共识度”在波动中有所提升。通过研究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舆论共识度”呈现出波动中提升的状态,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就热点舆情事件意见趋于一致。
二是“网民正能量指数”走高。2015年第一季度的“网民正能量指数”,由1月的0.38,2月的0.35增至3月的0.67。
三是反腐倡廉长期占据“政府认同度”首位。检视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反腐倡廉类事件众多且处于舆论关注高位,更以政府认同度3.9,4.0,3.8的高分分别占据各月榜首,成为政府认同度最高的一类舆情事件。
四是政府舆情危机处置仍待改善。相比反腐倡廉的高度“政府认同度”,突发危机类事件的“政府认同度”处于低位。
在2015年第一季度舆情热点事件中,反腐倡廉类事件众多且处于舆论关注高位,更以“政府认同度”3.9,4.0,3.8的高分分别占据各月榜首,成为政府认同度最高的一类舆情事件。这说明:
政府强力反腐受到社会的认可
反腐倡廉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网络舆情有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在信息时代,政府公务员都是公众人物
我们不可_______,不可完全以自己的心理取代人物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的逻辑,还有文化心理的逻辑。逻辑是很强大的,差不多像是铁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受到的是逻辑的_______和制约。薛宝钗和林黛玉的逻辑_______,如果让林黛玉与贾宝玉谈仕途经济,那就可笑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以为是 支配 大相径庭
自命不凡 局限 背道而驰
执迷不悟 控制 截然不同
一意孤行 操纵 天差地别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品力作,但一个_______的现实是,这些年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好作品似乎越来越少。能创作出给人以无穷精神力量,让人为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_______、激动得吃不好睡不香的大家并不易寻。走进偌大的书店,虽满眼的热闹花哨,却很难找到一本真正想读的好书。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令人沮丧 魂不守舍
难以回避 废寝忘食
不容忽视 魂牵梦绕
每况愈下 难以释怀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的。从传播的角度看,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表达。观其行再晓其人,公众就是通过外在举止了解行为人的。举止代表什么意义,解释权往往不在自己,对于公众人物尤其如此。就拿前阵子某市领导打伞观看学生淋雨做操的事件来说,可能领导平时也是爱孩子的,到学校也不过是正常的工作,可对比画面凝固下来,传递出的形象就由不得他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舆论对公众人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众人物更应注重自身形象
舆论主导的公众形象未必与公众人物自身相一致
公众人物更容易暴露在舆论危墙之下
真实的历史事实及其史料依据,是历史叙事的基本要素。历史学的任务不仅是考证历史事实,还应该完整地还原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面貌。为此,历史研究者需要把各种历史事实加以联结和组合。而主张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者可以在不违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对历史事实进行不同的联结和组合。而这些不同的联结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人物、事件或者过程的历史面貌。
依据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观点,历史描写:
并不等同于事实
可以有虚构成分
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其中的事实是不确定的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区内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相互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特殊集体。换句话说,生物群落是各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特定的空间或环境范围内的自然组合,反映了该空间范围的典型自然面貌。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海洋中的全部鱼
一个草地中的全部蛇
潮湿的农贸市场上的鸡、鸭、鱼、青菜、蘑菇等
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酒精洗手液会对手部皮肤会造成损伤,而某品牌免洗洗手液所有成分均从天然植物提取,不含酒精。因此不会对手部皮肤产生损害。
下列选项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默认了洗手液中只有酒精对手部皮肤产生损害
默认了从天然植物中不会提炼出酒精
忽视了酒精会提升洗手液的清洁效果
忽视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可能对人体其它部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