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描写的植物是:
菊花
桂花
迎春花
向日葵
某班有三个小组,赵、钱、孙三人分属不同的小组。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公布,情况如下:赵和三人中的第3小组那位不一样,孙比三人中第1小组的那位的成绩低,三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钱分数高。
若赵、钱、孙三人按语文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赵、钱、孙
赵、孙、钱
钱、赵、孙
孙、赵、钱
以下诗句和所描述的植物对应有误的是(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梅花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荷花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向日葵
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2月26日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共涉及账簿凭证管理类、纳税申报类和税务检查类等3类8项处罚权力事项,这是由国家部委发布的首份:
执法权力清单
权力运行负面清单
行政权力清单
不规范行为负面清单
下面5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年代的是:
(1)毛泽东抵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2)联合国成立
(3)日本无条件投降
(4)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2)(3)(5)
(1)(2)(3)
(1)(3)(4)
(1)(3)(5)
字符替换:
数字表中第7列的数字对应的符号是:
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塞满挤爆,常常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收下一个信息,这导致信息的传递处于无意识处理的状态,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深入思考。长期下来,我们的大脑容易被既定的观念限制,看似精明却往往漏洞百出。商家、推销员、诈骗集团等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巧妙操弄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制造一个又一个骗局,我们则比想象中更容易落入圈套,还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骗局的根源之一:其实我们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中。
当我们在看世界时,我们是真的“直接”看到了世界,还是只是“间接”看到了世界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们当然是直接看到了世界,但事实上,我们只是间接看到了世界。我们的各种感觉和经验,完全是大脑解码后传递给我们的产物。当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或摸到东西时,我们真正“接触”到的,只是大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①我们所有的知觉经验,完全是大脑的产物。大脑通过感官,把外在世界的能量和信号转变成电生理信号,这些电生理信号又被转化成知觉意识。我们所体验到的,就是这些由大脑产生的知觉意识。换言之,我们的知觉意识,完全是大脑创造出来的知觉假象。由于是大脑模拟的虚拟现实,其中就会有错误或漏洞。这就是大脑容易受骗的第一个原因。
骗局的根源之二:各种思考捷径帮倒忙。
在演化过程中,大脑竭尽所能地让这些模拟的知觉能够逼近真实世界,好让我们可以顺利存活于世界之中。②但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野性世界,大脑常常需要选择牺牲少许的“正确性”以换取“速度”,“思考捷径”就是大脑为了求快而建立的一种快捷计算方式。通过某些事先建立好的预设,大脑可以节省许多资源。③我们无论怎样使用意志去穿透认知,都不可能改变大脑的想法。科学家们把这种无法通过意志力进行矫正的认知现象,称为“认知不可穿透性”。这种“认知不可穿透性”,正是大脑可能欺骗我们的另一重大原因。
骗局的根源之三: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出现漏洞。
大脑容易受骗或出错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出现漏洞。大脑中的电生理信号在被转化成知觉意识之前,必须先经历一系列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④比如突触释出神经传导物质、电子信号在脊鞘上跳跃等过程,这些完全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层面。
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全部呈现到意识中,我们将会被信息淹没。因此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但是,_______________。当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些庞大的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时,这些会偷偷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
填入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大脑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
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出错
信息的重要与否可能因时而异
下列选项中,()可以接在第4个图形后面:【2010上海111】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从1开始的自然数中,第100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是:
149
152
123
142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用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区,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用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能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亮,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着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用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在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最后一段的举例的主要目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证明革命的文字,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证明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集中性,更带有普遍性
证明文艺作品要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应创造出各种典型形象来
证明文艺作品应把日常现象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从而达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