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工业重复用水量从多到少排名第5的行业是:
纺织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遗传学对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医学、农业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以至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在动植物育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然又可以回过来指导动植物育种的实践。抗菌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又推动抗菌素工业及其他发酵工业的进步,就是明显的例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遗传学各个分支的演变过程
生命科学对社会科学的作用方式
遗传学的学科基础及指导意义
遗传学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2)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
(3)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
(4)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5)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5-2-1-3-4
5-3-4-2-1
3-4-2-1-5
2-1-3-4-5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成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由于地表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气候变暖和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炎热,造成这些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状况,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明显
我离开小山村的老家,已然四十多年。常想起的,却是老家曾经光洁滑亮的门槛。
都说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会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或许真是这样吧。当年的小山村,清一色是木结构房。于是,门槛就成为住宅的一个“不起眼”的重要构件。
……
在小山村,新建的门槛都会被刷上桐油,而当木头敞开每一寸肌肤,激活每一个细胞,将桐油饱饱地吸纳进去时,便呈现出黄金的底色,裸裎着山村家乡的胎记。而记忆中,我一直以为,门槛就是家的代名词,跨出门槛就等于离开了家。因而,自从离开小山村去城里读书后,平日里我总是把门槛当作自己的感情“拐杖”。
时光变迁,而今,养我长大送我离家的祖父祖母皆已作古,就连老宅也因为小叔家“建新拆旧”的需要而夷为平地。小山村的那些老宅正在消失,门槛也随之消失。但我总以为,物质的门槛可以消匿,但充溢过往人间喜怒哀乐故事的“门槛”终究可以永存,并给人以永恒的回味和启迪。是啊,人生里跨越门槛的抬脚与落地、放下与收回,都会与我们的命运相交,影响我们的人生之路。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有一段文字被略去了,这段文字最可能写的是:
作者家乡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
老宅的习用建材和结构特色
门槛“不起眼”的原因和重要性
大脑沟回的主要功能和分区
三段论是以包含三个不同词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而且每两个直言命题都有一个共同词项的推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三段论推理的是: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我没有听错表明你说错了
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气温没有下降说明寒潮没有到来
水银是金属,金属是能导电的物体,所以有的能导电的物体是水银
老张是画家,老李是音乐家,他们是朋友,所以画家和音乐家可以做好朋友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老百姓在改革中拓宽了融资渠道,赢得了发展资金,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②改革成功与否,第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③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将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经营,农民对集体“三资”股份占有、使用、担保、抵押、继承等。
④我们的改革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还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扶持、职业农民培育等诸多问题。
③①②④
②①④③
④②③①
①④③②
为什么欧美人和亚洲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前者倾向于个人主义,并且惯于以分析的方式推理,而后者绝大多数呈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并且习惯从整体角度思维?
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人们曾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甚至基因中寻找答案。
今天,托马斯•塔尔海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名社会心理学博士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这些彼此差别的文化,部分来源于滋养它们的谷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小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水稻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盛行,可能持续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且在两种情况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
以水稻种植为例,它要求农民之间通力合作。巴黎高等农艺科学学院农业系的奥利维耶解释说:“水从上游的田地流向下游的田地,因此农民之间首先要就水流的管理达成一致,以避免这家排水涝了那家的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合作的需要就会促进该地区集体主义价值的增长。“当人们需要别人帮他获得‘每日的面包’时,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别人,并且学着妥协。”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者理查德•尼斯贝特总结说。
相反,小麦文化从2000多年前起就引入了畜力辅助耕种,并不太需要耕作者彼此间这样的合作。于是这种农业方式允许更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萌芽,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超越个人的农业行为,发展成为文化准则,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相对立的价值接下来导引出欧美人与亚洲人之间的第二项区别,这一次涉及到思维方式。
欧美人这边,个人主义助长了分析的思考方式:将属性归于物体,以便将它们从背景中整理出来,分门别类。而东亚这边,集体主义推进了更为整体的思考方式的发展,也就是说,“围绕关系而非类别、围绕系统而非物体组织起来的一种思考方式,表现出对背景的更多关注”,理查德•尼斯贝特描述道。
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他是这个背景中相互依赖的元素之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观察周遭的物体和事件。”黑兹尔和北山忍于1991年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道。与之相对,个人主义倾向于发展出另一种思维方式,将物体独立于环境,强调其专有属性。
这个理论再次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正是自然决定了粮食作物,乃至我们的思想。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
最后一段写道“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米和小麦比作人类心灵
这句话将人类心灵与粮食做类比,揭示人类心灵的某些东西
这句话将人类文化心理与自然相联系,深化文章主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的心智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2016年第1季度,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环比增长约:
12.3%
10.7%
7.2%
5.5%
自然界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植物的叶片都呈现绿色,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绿光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绿光
叶片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叶片表皮覆盖着一层绿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