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6,25,( )
36
49
64
76
北极放大效应是指冰雪和气温之间容易形成正反馈,即气温升高则冰雪消融增多,没有冰雪覆盖的裸地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进一步加剧冰雪消融。观测显示,位于北极格陵兰岛的大多数冰川都呈现出消退趋势,这是世界上流失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因此,格陵兰岛的冰川消融受到放大效应影响。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
近30年,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已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1毫米,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预计会上升7米
格陵兰岛冰川消退会导致大大小小冰川入海,形成冰山,进而导致海啸,摧毁近岸上因纽特人的家园
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后显现出大量陆地,陆地比海洋吸收热量更快
同样是极地,南极地区的冰川消退并不明显
衣服∶染料∶植物
电缆∶轮胎∶橡胶
早餐∶豆浆∶黄豆
软件∶博客∶网络
道路∶沥青∶石油
植物∶玫瑰∶爱情
傍晚∶黑暗∶光明
富强∶牡丹∶富贵
石头:珠宝:价值
动物∶仙鹤∶长寿
为了生存,植物必须对周边“视觉”环境的动态了如指掌。为此它们需要知道光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和颜色。毫无疑问,植物可以察觉人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电磁波。我们只能感知波长范围较窄的一段电磁波,植物却能感知到波长更短或更长的电磁波。不过,尽管植物能“看”到的光谱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能看到的宽广得多,它们却“看”不到图像。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把光信号转化为图像,但是能够转化成调控生长的种种指示。植物没有眼睛,正如我们没有叶子。但是植物和我们都能察觉到光。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植物能看到人类可见或不可见的图像
植物通过把调控生长的指示转化为光信号来感知环境
植物利用神经系统感知波长
植物和人类一样有“视觉”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对触摸作出反应是因为它们认为自己正在遭受风的打击,因此“觉得”必须提高强度防止风的破坏。每天只要对植物的茎进行几秒钟的抚摸和敲击就可使植物枝干的密度加强。在植物被触摸不到30分钟后,植物的基因便可生成使其体内钙含量提高的蛋白质。钙的增加相应地又导致一种名为钙调蛋白的物质的增多,该物质可以使植物更为坚固。
如果下列各项为真,能够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菜农们在将温室中的幼苗移种至露天之前,一般会对秧苗进行敲打
在移种甜菜之前,要去除掉甜菜中的水分并用扫帚拍打它们
在农田边缘经常受风的作物倒伏概率比在农田中央吹不到风的作物要高80%
如果碰到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在几秒钟之内缩做一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钙迅速流进了它的细胞
64,32,16,8,( )
4
5
6
7
-3,-16,-27,0,125,432,( )
345
546
890
1029
1,2,4,( ),11,16
10
9
8
7
2,2,7,9,16,20,( )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