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不但综汇了古典诗歌辞赋和民间说唱文学的精华,也用独具民族个性的音乐、舞蹈,展现了艺术创造的聪明智慧。但在当代社会中,有的传统戏曲_______,以放弃艺术法则的代价,试图依附于流行时尚;有的_______,以传统经典的自大心态,不做与时俱进的文化提升与艺术更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拉硬套 坐井观天
低声下气 针锋相对
委曲求全 执迷不悟
削足适履 抱残守缺
古往今来,午夜临窗听雨之人,大都思绪绵绵才会任凭雨打纱窗,滴滴答答。_______几千年来,中国萧瑟的雨声里,不知藏了多少人的_______,藏了多少沧桑的故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以 心事
而且 轻叹
何况 愁怨
因为 情思
某宾馆VIP休息室门外贴着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一天,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
如果上述提示语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是正确的:
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他们可能会被允许进入
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民在网络空间的言行与社会生活产生交互、融合。关注社会、关注普通大众生活状态的网络流行语迅速产生。2013年的网络流行语“女汉子”,就很具典型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女”代表的是“温文而婉”,“汉子”代表的是“独立、勇猛”。“女汉子”指“带有纯爷们儿性格”的女性。它的流行,不仅反映了新时代女性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让自己集温婉与彪悍于一身,把自己培养成既拥有女性的外表又具有汉子内质的“矛盾的结合体”的无奈。
这段文字意在探讨:
“女汉子”的文化内涵
“女汉子”的网络流行意义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纵深意义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背景
有三个小伙伴去吃火锅,点餐的时候他们对服务员讲了如下的话:
甲:或者吃鸭血,或者不吃藕片;
乙:只有不吃海带,才吃鸭血;
丙:不吃豆腐泡,除非吃藕片;
按照三位小伙伴的要求,服务员的下列哪些菜品组合一定不符合客人的要求。
有鸭血和豆腐泡
有海带,没有藕片
有豆腐泡,没有海带
有海带和豆腐泡
某企业四月的营业额比三月的营业额多三分之一,五月的营业额比四月多三分之一,则三月的营业额比五月的营业额少:
某季度初期,某贸易公司库存相同数量的T恤、牛仔裤和衬衣。该季度结束时,T恤、牛仔裤、衬衣三种产品的销售比例是2:3:4,其中牛仔裤还有库存480件,T恤库存数量恰好为衬衣库存数量的2倍,则该季度该贸易公司共销售出多少件衬衣?
160
320
640
960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
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清政府的司法裁判权受到破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军这一行为依据是《辛丑条约》
三位办案人员在办理一刑事案件。
甲说:“犯罪嫌疑人向东逃跑了。”
乙说:“犯罪嫌疑人没有向东逃跑。”
丙说:“犯罪嫌疑人没有向南逃跑。”
已知两个人的断定与事实不符,由此可以推出:
犯罪嫌疑人向南逃跑了
犯罪嫌疑人没有向东逃跑
甲的断定与事实相符
丙的断定与事实相符
2006年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后,许三多这个形象在国内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有评论指出他就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普遍具有的缺点和魅力的完美结合体。26岁的杭州大学生徐博是典型的三多迷,他说:“不光是我看,我的祖父、父亲和我的同学,我们都喜欢看许三多。我都看了三遍,每次看都哭了又哭。”
许三多这个形象之所以受欢迎,最可能的原因是:
绝大多数的中国的观众都看过《士兵突击》
喜欢许三多的观众都是大学生
电视剧在中国有很大市场
许三多具有的很多特质打动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