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讨论马。
甲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
乙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
丙说:“你们是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
甲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
乙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
对于甲乙的回答,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运用科学权威的个案来破除人们对流行看法的盲从
试图基于小概率事件来反驳一个公认的一般性结论
通过偷换概念、跳出领域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举例指出所有反驳的观点会引申出自相矛盾的结论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秘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作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抒畅的气。
这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它们是:
秘 作 抒
秘 佛 抒
密 作 佛
密 丛 畅
现在是下午三点半,那么20万秒之后你能听到的第一声整点报时是几点钟的:
凌晨0点
凌晨4点
下午2点
下午6点
一只装有动力桨的船,其单靠人工划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现该船靠人工划动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时只开足动力桨行驶,用时比来时少。问船在静水中开足动力桨行驶的速度是人工划船速度的多少倍:
2
3
4
5
人工智能无所不在地潜藏、萌发、产生和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凡有人类足迹和活动的地方,都可能出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似乎必然会与人产生激烈的竞争,随后形成事实上出乎人的意志的结果——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并可能最终战胜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与人类完全冲突的自我意志
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机器可能会不断进化,从而摆脱人类控制
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人可代替人类从事探测、排爆等危险工作
无成本的复制和持续的演化能力是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类智能的优势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2国考行政执法073/国考副省级077】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将一个表面积为36平方米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再将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则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24平方米
30平方米
36平方米
42平方米
甲、乙两人从运动场同一起点同向出发,甲跑步速度为200米/分钟,乙步行,当甲第5次超越乙时,乙正好走完第三圈,再过1分钟,甲在乙前方多少米:
105
115
120
125
某单位每年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2010年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地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仅生活用水一项就节约了5000吨,即减少了
。问该单位2009年总用水量是多少:
3.5万吨
3万吨
2.5万吨
2万吨
用水超标家庭指的是日均用水量超过所在地区70%家庭的水平的家庭。近五年来,甲地区的用水超标家庭数量明显逐年增加。
由此可以推知以下哪项陈述也必定属实:
①今年甲地区任何一个用水超标家庭的日均用水量都高于地区的日均耗水量。
②近五年来,甲地区的日用水总量逐年明显增加。
③近五年来,甲地区用水不超标的家庭数量明显逐年增加。
只有①
只有②
只有③
只有①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