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纹岩土干燥、营养成分低,通常含有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有毒的镍、铬等重金属元素。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属植物的一个种群生长在蛇纹岩土中,这对它们而言是非常极端的环境。有研究人员分析了这种拟南芥属植物的基因,认为它们是从生长于附近的亲缘属群中“借”了一些有利的基因,以帮助它们应对极端环境的。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这种拟南芥属植物是通过原有基因变异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其他植物都是完全独立地通过自然选择进行适应性进化的
并未见到生长于非蛇纹岩土中的该种拟南芥属植物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以适应环境
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拟南芥属植物中检测出附近亲缘属植物的特征性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增强了对重金属的耐受力
未在生长于附近非蛇纹岩土中的植物中发现改变基因的现象
1949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形成受到两次大的破坏和冲断。第一次是反右,大跃进经济崩溃期间,在校生数由1960年的10963万人,下降到1962年的7480万人,其中中专生由222万人下降到54万人;第二次是“文革”动乱期间,估计有70--80万人未能受到大学教育,超过1亿中小学生受到质量很低的教育,几百万知识分子无法工作和科研。全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由1964年的2.34年仅上升到1982年的4.61年,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982年,我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是多少:
2.34年
4.61年
小学毕业程度
无法确定
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和周戊分别住在赵楼、钱屯、孙家堡、李庄和周店五个村中。已知:
(1)每人的姓氏与所在村庄的第一个字不同;
(2)赵甲和孙丙不住在李庄;
(3)钱乙不住在孙家堡或周店;
(4)李丁不住在赵楼或钱屯;
(5)周戊不住在钱屯或赵楼;
(6)除非赵甲住李庄,钱乙才住李庄;
(7)若赵甲住孙家堡,则孙丙住李庄。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李丁住孙家堡
钱乙住李庄
孙丙住周店
赵甲住钱屯
在应《洛杉矶书评》邀请所撰写的回应文章里,狄波拉强调了艺术赋予文学翻译“二度创作的许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不仅是语言的_______,更是在两个迥异的文学传统之间_______,汉语更包容、含蓄和灵动,但是英语强调精准、凝练和优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转换 迁徙
转移 迁就
转达 迁移
转运 迁居
现在中文系的文学教学是普遍存在弊病的,突出的表现是:概论、文学史和各种理论展示的课程太多,作家作品与专书选读太少,结果呢,学生刚上大学可能还挺有灵气,学了几年后,理论条条有了,文章也会操作了,但悟性与感受力反而差了。
这段文字不直接支持以下哪种观点:
中文系学生的“文气”在日益弱化
现在中文系的文学教学需要改革
现在中文系学生普遍缺少文学作品的阅读
现在中文系文学教学应大幅削减概论、文学史及理论课
文学名篇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当地的特色民居,以下对应错误的是:
①陈忠实 《白鹿原》 窑洞
②林语堂 《边城》 吊脚楼
③阿来 《尘埃落定》 骑楼
④老舍 《四世同堂》 四合院
①③
②④
③④
②③
清代,有一商人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推断:
在社会生活中,有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钱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讲信用
钱对人们的生活并不重要
蔡格尼克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事项的记忆有时会比对已完成事项记忆更好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蔡格尼克效应的是:
作业写到一半被同伴拉去踢球,踢完球回家就把写作业的事置之脑后
由于迟到,电影的开场未能看到,至今还对这部电影的情节记忆犹新
电视剧没看完被要求听讲座,事后忘记讲座内容却对电视剧念念不忘
团队未能完成某项目的攻关任务,其成员至今对这一遗憾仍耿耿于怀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从1964年到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 )。
2.1%
2.4%
2.5%
2.6%
蔡元培先生曾经撰联挽某人曰:“为地方兴教育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期,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该挽联所悼念之人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领导革命,倡导民主共和
热心洋务,主张中体西用
兴办实业,投身实业救国
思想解放,宣传民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