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说的范围至为广泛,作者挑选的________、写作的动机、________的选择、创作的方法以及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等感情各有不同。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体裁 题材
体裁 素材
体例 素材
体例 题材
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鸟笼效应是指人们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之后,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鸟笼效应的是:
李玟为了参加某电商平台满199减100的活动买了好些用不上的东西
张磊送了刘阿姨一条大鱼,为了收拾鱼,刘阿姨又买了一把刮鱼鳞的工具
单位开年会时,小丽抽中了一部手机,当天她就在网上选购了一款手机壳
邻居送了小咪一个鱼缸,为此她去买了几条鱼放进去,虽然她并不喜欢养鱼
警方在一家餐馆内展开抓捕行动,由于犯罪嫌疑人暴力抵抗,餐馆部分物品在抓捕过程中被损坏,餐馆的营业秩序受到一定影响。关于餐馆的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应由餐馆自行承担
应由实施抓捕的警察赔偿
应由犯罪嫌疑人赔偿
应由国家补偿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之内,“哲学的突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分别发生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下列思想观点产生于这一时代的是:
致虚守静,道法自然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民为主,工商皆本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我国水资源短缺,50多个沿海城市有40多个严重缺水,海岛、苦咸内陆地区也急需淡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难题,要节流也要开源,海水淡化就是一个开源的好途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向大海要水喝,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之一。更何况,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自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虽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海水淡化成本高、工程化应用还不够、一些地方水资源利用观念有待转变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海水淡化是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要途径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及水资源观念等亟待改进
结合我国国情,海水淡化优势颇多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困难重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使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从较低水平提高到10%左右,这也是不同受教育水平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学历劳动者不再稀缺,教育收益率逐渐稳定,高学历与低学历劳动者的工资比不再上升,近年来甚至出现工资趋同的现象,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随着我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的是:
学历高低与劳动者收入多少成正比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稳中有降
人力资本市场不断调整,使得教育因素对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
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保障,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减小
①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再生建筑学也逐步成为了一门独立而完整的技术科学
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众多城市已经完成改造,向现代生活方式过渡
③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构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结构和装修,大幅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是“再生建筑”
④以阿姆斯特丹等港口为发端,欧洲各主要城市先后开始漫长的建筑再生运动
⑤它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当时西欧各国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产业和城市的升级改造
⑥城市中传统的以居住为主的封闭社区和街区,开始让位于交流、娱乐、购物等现代商业的空间需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⑥①⑤③④②
④③⑤⑥①②
①③②④⑤⑥
③⑤⑥④②①
2020年3月2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 )热态性能试验基本完成,为后续机组装料、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清核电5号机组
海阳核电1号机组
阳江核电4号机组
田湾核电2号机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由此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菌草技术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菌草技术:
有助于解决“菌林矛盾”的难题
是我国食药用菌栽培的原创技术
为食药用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保护阔叶林资源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