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王某家传的青花瓷器在展览会上被专家估价为200万元
李某买了一辆载重10吨的货车跑运营,每年收入8万元以上
高某在闹市有一间房屋,某厂家在房顶安放了广告牌,并支付给他一定费用
赵某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公司给予10万元的奖励
表中工业重复用水量高于工业新鲜用水量的行业有几个:
8
9
10
11
甲、乙、丙三村共建一项水利工程,原计划三村派出的劳动力之比为8︰5︰7,因丙村劳动力紧张,经协调,丙村少出的劳动力由甲、乙两村分担,相应的工钱由丙村承担。若甲、乙、丙三村派出的实际人数分别为84、52、24,丙村付给甲、乙两村的工钱共5.6万元,则丙村给甲村的工钱为( )
2.1万元
2.8万元
3.5万元
4.2万元
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第一次把20毫升纯酒精由乙瓶倒入甲瓶,第二次把甲瓶中20毫升溶液倒回乙瓶,此时甲瓶里含有纯酒精的量_______乙瓶里含水的量。
大于
小于
等于
不能确定
在表1中所列主要行业中,2008~2011年从业农民工在全国农民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的是:
制造业
建筑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21世纪初,提出中国总体上实现小康开始,到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小康目标的不断调整,既是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从现在开始计时,到2020年还有不到8年的时间,8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要想到中国面临的任务和困难,其实很短。
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具体
8年时间其实很短,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要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最后一句说明我们的改革还面临“知易行难”的问题
“是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要求我们确定改革的规划和时间表
①大量降水
②大坝倒塌
③植被破坏
④灾民成群
⑤洪水泛滥
③②①⑤④
④②①③⑤
④①⑤②③
③①②⑤④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而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挣得越多反而花得越多;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结论。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结论:
城市居民的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
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居民在消费时会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
由于家庭人口的差异,农村家庭支出比城市家庭高得多
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速度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年龄结构也有所变化。
2012年-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长最多的年份是:
2012
2013
2014
2015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低2.2个百分点
高4.0个百分点
高2.2个百分点
低4.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