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却缺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数千年内,声音虽然川流不息地承载、传递着文明与生活,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类为有效保存声音的初始内容做出了长期的努力
声音保存技术是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录音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更完整地留存
声音资料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缺憾之一
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还无法做到。国外地震学家普遍认为,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的矿物与水作用而生成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一旦该层发生断裂,氢气就经由断层的裂隙冒出,致使正常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剧增。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说明地震并非不可预测
描述地震发生的大致过程
介绍一种地震预测的方法
揭示地震与地层断裂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人们在使用资本这一概念时对它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又被称为现代资本概念。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
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地理老师在五个柜子里放入了五种矿物,每个柜子只放一种矿物:赤铁矿、黑云母、绿泥石、黄铜矿、方铅矿。已知:(1)如果一号柜放赤铁矿,那么二号柜不放黑云母;(2)或者三号柜放赤铁矿,或者一号柜放赤铁矿;(3)如果二号柜不放黑云母,那么四号柜不放绿泥石;(4)若五号柜放方铅矿,则四号柜放绿泥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三号柜放赤铁矿”的结论?
二号柜不放黑云母
一号柜不放黄铜矿
五号柜放的是方铅矿
四号柜不放绿泥石
中世纪时,人们的消息来源于口口相传,任何目击重要事件发生的人所提供的一手消息都被_______;书面的解释记录并不足以服人,因为无法对写下这些内容的人反复询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尽管15世纪时活字印刷在古登堡被发明,但报纸行业的发展还是如此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奉为圭臬 艰难
照单全收 落后
视若珍宝 缓慢
大肆渲染 迟滞
人饿了会吃东西,一旦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营养素,就能消除饥饿感,这种缺乏能量营养素的饥饿是显性饥饿;然而,人体健康还需铁、锌等16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E等13种维生素,如果缺乏这些微量营养素,则会造成隐性饥饿。显然,显性饥饿只要“吃饱”就能解决,而隐性饥饿只有“吃好”才能应对。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既要“吃饱”又要“吃好”,如此就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消除显性饥饿对人更重要,只有“吃饱”才能“吃好”
隐性饥饿并不同于显性饥饿,“吃不好”不等于“吃不饱”
隐性饥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显性饥饿更大、更隐蔽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大,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哈士奇太闹腾、比特犬攻击性太强、拉布拉多很友好……狗狗的性格,似乎已经和它们的品种画上了等号。因此在选择宠物狗时,人们会格外在意它们的品种是否纯正。但研究人员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狗的品种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当时,犬类的主要划分依据是体型特征,比如大丹犬体型巨大,而吉娃娃娇小玲珑。人们通常认为,品种代表着犬类的行为特征,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没有什么迹象表明这种联系真的存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品种的狗在行为上有很大差异
犬类的行为变化可以用品种来解释
不能根据狗的品种来预测它的行为
狗的攻击性可能与遗传没什么关系
虽然美洲人很早就把玉米作为主食,但欧洲人对此________。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到了北美,才发现这种美妙的粮食。不过,粮食与物种的传播过程,历来________,也有人认为在哥伦布之前玉米就传到了欧洲。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屑一顾 莫衷一是
不以为然 不言自明
嗤之以鼻 见仁见智
浑然不知 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