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是聪明而挑剔的,对那些_______、故作高深的东西,那些_______、不着边际的东西,往往会表示“不感冒”而转头走开,讲空话、大话、套话、老话、重复话、累赘话,只会让生动活泼的理论变得_______,让富有内涵的理论显得胶柱鼓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一潭死水
声张造势 天马行空 死气沉沉
故弄玄虚 不切实际 面目可憎
扭捏作态 徒有虚名 生吞活剥
将A、B两个工程交给甲、乙两个工程队实施,已知A工程甲、乙合作需14小时完成,甲单独需18小时完成;B工程甲、乙合作需18小时完成,乙单独需30小时完成。问如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始工作且在完成所有工程之前中途不休息,则完成时间最长和最短的实施方案,完成时间相差:
不到10个时
10—15小时之间
15—20小时之间
超过20小时
太赫兹波具备微波和红外辐射所没有的独特属性。太赫兹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且在浓烟、沙尘等环境中传输损耗少等“独门绝技”,可一眼“看透”墙体进而对房屋内部进行扫描,是复杂战场环境下成像寻敌的理想技术。虽然太赫兹波在大气中传输时易受各类气候条件影响,传输距离有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一“短板”恰恰成为太赫兹通信的又一技术“专长”。比如在遇到大气衰减时,太赫兹波的信号根本无法传播到敌人的无线电监听机构中,因此可实现隐蔽的近距离通信。
这段文字没有提到太赫兹波的:
物理特性
特殊优势
应用场景
发现过程
下面3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情况,则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最有可能依次是:
共生、捕食、竞争
竞争、捕食、共生
捕食、竞争、共生
竞争、共生、捕食
如图所示,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5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2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3和2。正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且S2=S3。问S1+S2+S3的值为?
4
5
11
13
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这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每个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体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个肉体也必然会消失。从精神层面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这个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现代生命观跳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捐出自己的器官视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存续的最好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
精神层面的死亡不同于肉体层面的死亡
捐献器官是延长生命在世界上存续时间的一种方式
生命观应该跳出肉体层面,倡导器官捐献
人们不希望亲人离世,也不愿意捐献他们的器官
考古学中用同位素碳-14测年法测量古生物的年代,碳-14每隔一定的时间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如果以m表示碳-14的质量,t表示时间,碳-14的初始质量为M0,那么碳-14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下面的______图。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学校运动会4×400米比赛,甲班最后一名选手起跑时,乙班最后一名选手已经跑出20米。已知甲班选手跑8步的路程乙班选手只需要跑5步,但乙班选手跑2步的时间甲班选手能跑4步,则当甲班选手跑到终点时,乙班选手距离终点()米。
30
40
50
60
虽然“增强免疫力”在民间很常用,但在学术界却极少提及,甚至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科学名词。在民间,“增强免疫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意味着可以增强抵抗病原体的能力,所以被认为是一件好事。但在科学界,“增强免疫力”不容易定义,因为免疫反应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长生抗体、T细胞反应、吞噬细胞吞噬等,很难定义和量化。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有正常免疫力的人来说,增强免疫力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增加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风险。
关于“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民间和科学界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
科学界认为免疫反应是复杂多样的
是针对免疫力低下者采取的干预措施
很难根据有限的指标进行定义和计量
分贝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下列分贝数与其对应的声音强度最相近的是:
60分贝——马路上汽车穿梭声
70分贝——正常交流时的声音
85分贝——闹市区熙熙攘攘声
95分贝——摩托车启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