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性格怪癖,因受单位领导批评而发泄不满,驾车冲向闹市区人群,当场撞伤5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故意杀人罪
光镊是用高度会聚的激光束形成的三维势阱来俘获、操纵和控制微小颗粒的一项技术。与机械镊子相比,光镊是以非机械接触的方式来完成夹持和操纵细胞的,它先对目标细胞进行非接触式的捕获和固定,再对细胞进行精确的操作。因为光镊对细胞产生的损伤非常小,所以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单细胞操作都采用光镊的方式来进行操控。
由此可以推出:
所有对细胞进行精确操作的方法,对细胞的损伤都非常小
对目标细胞进行非接触式的捕获和固定只能使用光镊方式
几乎所有的非单细胞操作都不采用光镊的方式来进行操控
所有以机械接触方式来夹持和操纵细胞的都不是光镊方式
一些恐龙的头骨和骨盆与所有现代鸟类的头骨和骨盆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有这样的特征。有些科学家宣称:所有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
根据以上陈述和科学家的宣称,可以推出:
与其它动物相比,鸟类与恐龙有更多的相似性
一些古代的恐龙与现代的鸟类是没有区别的
所有的恐龙都是鸟类
现代的鸟类是恐龙
在所有电脑标志中,“@”是唯一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收藏的标志。它也是网络世界最常用的符号。每个电子邮件都要用到它,在微博里通知他人,也要用到它。“@”在数字世界的使用最早是在1971年。美国技术研究公司BBN的一位程序员雷蒙德·汤姆林森当时正负责开发一个程序让计算机用户能够连接到阿帕网。他决定在电脑网络的地址中间插入这个符号,来区分“用户”和“终端”,这个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成了今天电子邮件地址的标准写法。因此,雷蒙德·汤姆林森也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被作为电脑符号的由来
“@”在网络中是最常用的符号
“@”入选现代艺术标志的原因
将“@”作为电脑符号的第一人
甲和乙两条效率相同的生产线从早上不同时间开始生产同一种产品,到中午12:00时分别正好生产了x件和y件。已知乙生产x件时,甲生产了54件;甲生产y件时,乙生产了1.5x件。如乙从9:00开始生产且12:00后两条生产线仍保持原有速度,问两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总量达到500件是在什么时候?
16:30之前
16:30~17:00之间
17:00~17:30之间
17:30之后
作为某国企的总经理,赵某利用职务之便将该公司的巨额资金占为己有。赵某的行为构成:
挪用公款罪
挪用资金罪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将美轮美奂的“鸟巢”设计成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是因为:
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
体现太阳东升西落的理念
受中国地理位置影响,为了减少东西风干扰
取鸟向东方迎着太阳飞的意向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蛋白质说法错误的是: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遗传信息功能
皮肤中存在大量胶原蛋白
蛋白质的基本单元结构是氨基酸
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破釜沉舟”是项羽在( )前作的战前动员,意在鼓励将士志在必胜,现在作为成语,表示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某工厂与订货商签订合同,约定订货商在订单生产完成50%和80%的时候分别支付两笔货款。在派6名工人生产4天后,完成了订单的8%,如增派9名工人加入生产,则订货商在支付第一笔和第二笔货款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天:(假定所有工人工作效率相同)
6天
10天
12天
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