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认为,鱼是具有社会智商的动物,它们不应被称为动物王国中的笨蛋。研究组的科学家们说,鱼类不是简单地凭本能行事,它们很机灵,有控制能力,甚至很有教养。三位来自爱丁堡、圣安德鲁斯和利兹大学的专家说,科学界在最近几年里对鱼的心理和心智能力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学家富勒姆·布朗、凯文·莱兰和延斯·克劳斯在《鱼类和渔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说,目前鱼被认为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他们说:“过去鱼类被看作单调乏味、脑袋只有豌豆大的笨蛋,只会受‘本能’驱使,仅有的一点儿行动灵活性也被它那臭名昭著的‘三秒钟记性’严重阻碍了。如今这种说法已经一去不返了(或者至少是过时了)。”现在,鱼被认为充满着社会智商,运用马基雅维利式的策略,诸如操纵、惩罚和顺从,表现出固有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合作来勘查敌情和捕捉食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鱼可以识别各自的鱼群伙伴,社会威望,甚至相关的人际关系。科学家们也观察到它们会使用工具,修筑结构复杂的窝,还表现出长期的记忆力。科学家们补充说:“尽管对于那些习惯于以脑容量来事先判断动物智商的人来说这看起来非常特别,但是在某些认知领域,鱼甚至可以和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相媲美。”他们说鱼是最古老的主要脊椎动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化出复杂多样并且有适应能力的行为模式,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抗衡。科学家们说:“这些进化就是重新评价鱼类行为灵活性的有力依据,并且突出了有必要进一步了解鱼类刚被认可的行为和社交复杂性的进化过程。”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过去鱼类被认为是动物王国中的笨蛋,只凭本能行事,只有“三秒钟记性”
现在鱼类被认为是充满社会智商的动物,有固有的文化传统,有教养
关于鱼类的行为和社交复杂性的进化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鱼虽然脑容量小智商很低,但这并未妨碍其进化出可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的认知能力
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2A类致癌物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人群研究结果未有定论,只是具有潜在风险。据《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的文章介绍,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个体重55公斤的人,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咖啡,平均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产生致癌风险。
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A类致癌物对动物的威胁比对人更大
人越瘦其耐受致癌物的能力也会越强
需加大丙烯酰胺致癌机制研究的力度
抛开日摄入量谈咖啡致癌是不科学的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数研究室主任刘江说,1~4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70.7亿件,同比增长24.8%,是同期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的3倍多,增速在现代服务业处于领先地位。更可喜的是,快递行业不仅长“块头”,“肌肉”也跟着长,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4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35.4亿元,同比增长22.8%;行业日均快件处理量达1.6亿件,最高达1.8亿件,单月快递业务量已接近50亿件数量级。
下列选项适合做文章标题的是:
快递行业,跑出加速度
农村快递增长迅猛
快递应补齐短板
快递高位运行
为了鼓励阅读,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作家,无不极力论证阅读的好处。所谓好处,指的是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现实回报。为此,规劝阅读的文章往往竭力证明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善于从阅读中把握商机的。其实,竭力论证阅读对成功有所助益的人与公然持“读书无用论”者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主张从功利角度诠释阅读的意义。由于现实中决定个人事业成败的因素相当复杂,阅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微不足道,这就淡化了阅读的吸引力,而过分功利地解读阅读,阅读就不可避免地变得干瘪、乏味,甚至沦为赤裸裸的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读书无用论”源于对成功的盲目追逐
应从非功利的角度重新探寻阅读的意义
专家学者对于阅读方向的引导存在误区
过分强调阅读工具性会使读者丧失兴趣
“简”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唐宋以来我国艺术(尤其是传统绘画)的一大审美追求。某位当代著名画家在谈到中西绘画艺术异同时曾说:“西洋画是加法,中国画是减法。”这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积淀的差异有着很深的联系。“减法”之喻,颇为巧妙地点出了传统中国画在意象经营和意境创构上追求“简”的审美个性。在古代艺术家看来,“画以简贵为尚”。究其渊源,这种以“简”为贵的思想,在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之骨干的禅、道、儒三家学说里已昭然可见。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唐宋时期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在意境创构上的特点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的差异
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尚“简”精神的影响
曾有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孩子逛商场,两个孩子从玻璃扶栏上掉下,当场死亡,这使家长陷入无限的哀痛与自责中。同样,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提名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片中人物李,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三个幼子葬身火海。李在事情发生多年之后离开故乡,一个人住在没有家具的小公寓里,做着粗重的底层工作。他整天浑浑噩噩,不与人交往,仿佛生活在永远不会结束的冬天。从心理学上看,他其实患上了持续哀痛障碍。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的内容最可能是:
介绍持续哀痛障碍第三个案例
解释持续哀痛障碍的基本含义
概括持续哀痛障碍的行为表现
分析影片中人物李的心理特征
中国艺术品市场又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瞠目结舌,美国一家主流媒体认为,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目前在克里斯蒂拍卖行取得的2630万美元总拍卖额也属非比寻常的巨大成功。《国际先驱论坛报》就此刊发文章说:中国艺术品热拉动了纽约拍卖市场。出席拍卖会的人士似乎有一种疯狂的购买热情。一般的出席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114只鼻烟壶最终以428万美元的总价被拍出,这股购买热潮因此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题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
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下定义、列数字、作诠释
如今,写论文、投稿、出书,常有一个字数的下限要求。这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奇怪心理在作祟:仿佛字数多了才显得有学问,篇幅长了才能体现思考的深度,长篇大论才会把问题分析透彻。很多时候,文章字数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理论修养和学识储备。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如果缺乏独创性的理论贡献,只能算是文字的堆砌和知识的罗列。而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就很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共产党宣言》仅仅一万多字,比现在一篇硕士生的论文字数都少,但这一万多字,却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莫以字数论长短
浓缩的往往是精华
文章贵在少而精、简而深
归纳和总结,写作的两大利器
凡论问题,皆要弄清文体的要素,人们习惯上把议论文分为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而任何议论首先要明确论辩的对象。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叶圣陶先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
论点、论据、论证并非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
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辩对象,即“对谁说”
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
在社会与生活步伐加快的今天,人们难得闲暇去仔细翻阅报刊来捕捉当下集体意识的火花、把握社会想象的脉搏。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为难以脱身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它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民只需手指一点,即可了解社会当天所发生的和最受关注的热点。然而网络搜索以及与此相关的讨论,会因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而很快成为“历史”。探讨如何把这些作为社会发展轨迹的“暂时性”保留下来,以便现在和将来作为了解社会的独特窗口,将是一件富有创意的工作。
如果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作者最可能:
引导大众科学、自觉地利用搜索引擎去了解社会
介绍在收集、整理网络热点信息方面的某种尝试
探讨如何使网络成为直观、直接了解社会的途径
剖析以快速、零碎为特征的网络阅读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