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8,5/8,13/32,( )
1/4
15/64
11/64
7/64
20×20-19×19+18×18-17×17+……+2×2-1×1的值是:
210
240
273
284
人的天赋、知识、智慧和能力等等总是有区别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比尔·盖茨一样伟大,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永不放弃,我们即使不能像太阳那样金光闪闪,我们也可能像月亮一样发出光芒。
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正确的是:
天生我才必有用
是金子总会发光
人生贵在坚持
成功源自勤奋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所以迫切地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让大家接触文学。这其实和每年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相类似,这种关注正是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公众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前所未有
公众对于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
一个人有两个耳朵,能听话;两只眼睛,能看东西;两个鼻孔,能闻味。听话,能听正面的,也能听反面的;看东西,能看白的,也能看黑的;闻气味,能闻香的,也能闻臭味的,所以,_______________。
横线上为这段文字所填写的结论性语句是:
人体构造也是符合美学原理
人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必须善于辨别
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的特点
用不了几十年,人工智能就会超越多种人类自认独有的能力。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也许我们需要“非理性”地应对。计算机占领了曾专属于人类的工作——那些需要知识、策略甚至创造力的工作。在这种“劳动分工”之下,我们应把人类的工作定位在与机器互补,而非与之相抗衡上。重视机器带来的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作出改变,刻不容缓。同时,相信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价值,即使机器超越人类,我们仍拥有地球上最具创造力的脑袋,里面装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深沉复杂的情感。
下列哪一说法与作者的观点不相符:
人类应该及时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人类的创造力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人类的知识是与人工智能相抗衡的基础
人类与人工智能可在不同领域实现互补
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_______,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体现
展现
展示
呈现
本地杂草野花由于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_______,对当地气候和土质都有极好的适应性,根本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养护。而且,与属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相比,本地杂草野花还有一个_______就是生态安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择 优势
淘汰 好处
洗礼 优点
进化 长处
过去你可能有想不起要买什么的时刻,现在不会了,每一样内容里都________了营销,别人购物发了朋友圈会启发你也想买,还有各种各样的广告。现代人就像转笼里的仓鼠,在工作、消费的循环里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嵌入 乐此不疲
融入 周而复始
植入 疲于奔命
插入 殚精竭虑
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而不能_______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敬重 肆意
敬畏 肆意
敬重 决意
敬畏 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