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4倍。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货物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9.6%,货物进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达到29728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均比“十五”末增长1.1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货物进口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2238
10562
12799
23361
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粮食年产量持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转型
下列选项中,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符的是: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金融创新上,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至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比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
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45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男性67309万人,女性63319万人;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另外,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 )。
129819万人
126448万人
126583万人
126483万人
某剧场8:30开始检票,但很早就有人排队等候,从第一名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三个检票口,则8:39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五个检票口,则8:35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名观众到达的时间是:
7:30
7:45
8:00
8:15
2015年7月,在欧元区领导人峰会上,成员国就希腊债务问题达成协议,第三次救助希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希腊选择留在欧元区内,必须实行更加紧缩的财政政策
欧元区挽救希腊,目的是避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受挫
希腊债务危机一旦蔓延,欧元贬值,中国对欧出口困难
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欧元区成员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关于我国在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绩,说法不正确的是:
国内生产总值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载人航空、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水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其中进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
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三次全会提出,上海“十二五”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会议指出,创新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创新驱动”、“创新的关键”体现的原理是:
树立创新意识要以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分析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李先生决定以后都不再去游山玩水了,他肯定曾经游览过五岳和九寨。
下列各项中与上述句子逻辑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植物甾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摄取植物甾醇对降低胆固醇有很大帮助,胆固醇过高的人肯定极少食用植物甾醇含量高的食物
绿茶是不发酵的茶叶,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铁观音是半发酵的茶叶,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红茶,所以被称为乌龙茶
城市清洁车经过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今天高架上路面非常干爽,清洁车肯定还没有去过
肺部疾病很大程度上与吸烟有关,查出肺部有肿瘤的病人通常会选择戒烟,李刚最近打算戒烟,他肯定是已经查出了肺部有肿瘤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非公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