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疫苗是注入肌肉组织的,这种给药方式被称为肌内注射;一些疫苗则是口服的,比如轮状病毒疫苗;还有一种给药方式是将药液注射入皮下组织,比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均为这种皮下注射方式。不过,大部分疫苗还是以肌肉注射为主。
但是,选择是否在肌肉处注射真的那么重要吗?注射位置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另外,为什么要选择肩峰处那块被称为三角肌的手臂肌肉呢?
肌肉之所以被认为是一处绝佳的疫苗注射部位,是因为在肌肉组织中含有对人体而言十分重要的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例如由疫苗所引入的少量病毒或细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就新冠疫苗而言,它的_______并非将病毒引入体内,而是为机体提供产生抗原的“蓝图”。当肌肉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捕获到这些抗原后,会将其呈递给淋巴结。而将疫苗注射到肌肉组织,可以保持疫苗在机体内的局部性,使该处的免疫细胞能够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并尽快投入“工作”。
一旦疫苗被肌肉中的免疫细胞成功识别,这些免疫细胞就会把抗原“押送”到淋巴管,然后淋巴管会将携带有抗原的免疫细胞运送到淋巴结。淋巴结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里面存在着大量免疫细胞,可以识别疫苗中的抗原,并启动产生抗体这一免疫过程。因此,选择疫苗接种部位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临近淋巴结簇。例如,许多疫苗注射部位都会选在三角肌位置,因为它靠近腋下的淋巴结;而当选择在大腿处注射疫苗时,那条从淋巴管通往腹股沟淋巴结簇的道路其实也并不太远。
肌肉组织还能将疫苗反应限制在局部。举例来说,将疫苗注射入三角肌中可能会导致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炎症或酸痛;而如果将某些疫苗注入到脂肪组织中,由于脂肪组织供血不足,会导致疫苗中某些成分吸收效果不佳,因而增加刺激和炎症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疫苗中含有佐剂或者其他能够增强机体抗原的免疫应答成分,就必须在肌肉中注射,以免产生广泛的刺激和炎症。其中,作为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佐剂会以多种方式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出现的可能性。
此外,疫苗接种位置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肌肉的大小。对于成人和三岁以上的孩童,医护人员倾向于在上臂的三角肌部位接种疫苗;对于更小的孩子,则会选择在大腿中部接种,因为他们的手臂肌肉较小,且欠发达。在接种疫苗期间,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则是接种时的便利性和患者的可接受度。很显然,卷起袖子更便捷,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在流感季节或者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流行病暴发时期,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鉴于这些原因,在胳膊上扎针必然是首选,因为可行性明显更大。
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疫苗接种早知道
接种疫苗为什么要选择上臂
是什么决定了疫苗的给药方式
疫苗注射,不止是医学问题
①牛油果进口量在微博热搜上火了。这种其貌不扬、吃起来不像水果的水果,2010年时我国进口量还不足2吨,但2017年一下子________至32100吨,增长16000多倍。爆炸式增长,源于健康标签、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和钾等,让牛油果成了诸多健身人士________的健康食品。
②我们周围,大概总有几个对体重“斤斤计较”的朋友。他们与碳水化合物“渐行渐远”,与高糖高油“势不两立”,将“燃烧我的卡路里”挂在嘴边,但也听得进营养学家建议:健康饮食不等于“饿着”。所以,诸如牛油果、藜麦等食品异军突起,成为健康、时尚饮食观念的代名词。
③“卡路里经济学”的外延,当然不止于饮食。放眼望去,运动装备已从跑鞋晋升到手环,手机里总装着一两个运动APP,每天走了多少步、摄入多少卡、消耗多少卡,一一清晰记录。浴室里,用电子秤定时称重,也成了对自己意志毅力的称重;健身房里,不满足自己练,一对一的私教课正风靡。
④人类与卡路里的较量,其实有很长的历史了。《卡路里与束身衣》一书,就揭示了人类两千多年的节食史。然而,身体管理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却是很晚近的事。这其中,电视广告、营养学与运动的普及功不可没。
⑤当然,大众参与到身体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仓廪实”。2018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8.4%,这意味着,人们花在食物上的开支比重更少了,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⑥当然,“卡路里经济学”之所以带来商机,也有流行文化的支持。如今,运动社交一定程度上也引爆了健康产业。朋友相聚,一起健身的多了,三五好友报名跑马拉松之风,甚至带动了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火热。互相关注每天行走步数,定期晒出健身照片与记录,运动社交让生活多了新的仪式感与认同感。这样的文化心理,也在助推“卡路里经济学”的蓬勃发展。
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牛油果的“卡路里经济学”
卡路里燃烧,烧热运动社交
用仪式唤醒健康生活
“卡路里经济”,明天值得期待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文章提到证明地球为球形的过程,意在强调:
有时需要经过一个世纪的等待才能修正旧理论
“地球是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很接近真理
失之毫厘的数据可能带来大为不同的结论
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旧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
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增加值占该特区GDP的比重约为:
50%
56%
65%
75%
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关于脱贫攻坚,以下表述准确的有:
①完成了消除相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②2018年底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③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④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⑤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①③⑤
③④⑤
①②④⑤
②③④⑤
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1月至11月的累计客运量之比为:
53.6%
361.1%
88.4%
113.2%
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体系中,法餐和土耳其的美食文化项目已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缺失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餐饮界的一大憾事。关于申遗工作,世界各国都是举国家之力来做。在国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基本靠政府推动,但美食申遗现在多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在推动,而仅靠协会自身的资金、能力、难度很大。
这段文字意在暗示:
中国的饮食文化没有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其他国家申遗工作的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
政府部门应尽早地积极推动中餐申遗工作
美食申遗未能成功是因为误读了评选标准
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
25
30
35
40
下图能正确反映2021年5月至9月软件产品收入(亿元)的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昼夜奔流不息。然而一旦血管出现小破口,流出的血液便会在短时间内凝固(coagulation),以阻止更多的血液流出。这种神奇的保护机制涉及一大串连锁反应,已知参与其中的物质多达数十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_______________,层层递进,经过一系列级联和放大效应最终使得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正是由于后者的出现,液态的血液才慢慢转变为胶冻状并不再流动。
参与凝血反应的因子多数为蛋白质,它们在肝脏合成、降解和失活,因而肝脏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差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皮下淤血。除此之外,肝脏合成某些凝血因子还少不了一种营养素的帮助——这就是维生素K。
维生素K的促凝血作用是在1934年被一位名叫达姆(Henrik Carl Peter Dam)的丹麦科学家发现的。1929年,达姆在一项针对小鸡的实验中注意到了某种异常:当食物中长期缺乏脂类时,小鸡开始有自发出血的现象。达姆采集了鸡的血液,发现鸡血的凝固时间大大延长了。这说明脂类食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5年之后,达姆确认麻籽中富含这种止血物质,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凝血维生素”或维生素K。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作为谷氨酸γ羧化反应的辅因子,维生素K能够确保肝脏产生足够的正常凝血因子,继而保证凝血反应正常进行。天然维生素K(K1和K2)不溶于水,因而需要从富含脂类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中摄取。但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还有部分维生素K(K2)可经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的吸收依赖胆汁,因此当胆汁流动的管道(胆管)被结石或肿瘤阻塞时,患者常常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继而产生凝血障碍。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维生素K的合成能力不足,容易缺乏维生素K而产生出血症状。针对上述人群的出血,补充维生素K会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
填入文章第一段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互依存
紧紧相连
环环相扣
彼此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