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来源于云层,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某些成核物质后,就会很快冷凝而降落下来,所以冷暖空气相遇之处就是雨水多发的地带,这就是天气预报的基础;遇到干旱,给云层来一发干冰或碘化银炮弹,通过干冰降温或碘化银增加成核物质的手段增加降雨,也就成了最常见的人工降雨方式。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认为,除了天气变化,细菌也有很大可能控制着降雨。
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1970年,科学家在研究雨水时,发现其中含有微量的维生素B12。他们首先考虑,雨水由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云层中除了水蒸气,还有大量来自地表的灰尘,这些灰尘可能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携带一些维生素B12上天,导致雨水中维生素B12的存在。不过在检查了云层中的灰尘后,他们发现云层中的灰尘含量与维生素B12含量并没有什么关系。云只是一团堆积的水蒸气和灰尘,在排除人类活动干扰后,这些维生素B12就只剩下一个来源——云层本身。
科学家开始猜测,可能是由于有大量微生物生活在云层中,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维生素B12。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他们无法确定云层中到底存在哪些微生物。
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让科学家有了彻底调查云层生态系统的能力。2017年,法国科学家在一个海拔1465米的气象站中采集到干净无污染的降水水样,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水样中存在超过28000种微生物的DNA或RNA,其中细菌和古菌有22000多种,真核生物有2600多种。这些微生物中既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和藻类,也有异养细菌,它们可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光合作用生物利用云层中的水分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异养细菌则可能会以光合作用生物为食。
云层中的紫外线极其强烈,很容易杀死位于高空的微生物。新的研究发现,其实有些细菌早就发展出抵抗紧外线的能力。无论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还是通过掠食其他微生物获取。细菌们能将这些有机物分解为具有保护作用的胞外聚合物。这些物质基本由糖构成,类似一层“糖衣”,能够轻松抵御高空中的低温、干燥和紫外线破坏。芽孢杆菌就是最常见的能合成这种“糖衣”的细菌。该属包括许多种微生物,臭名昭著的炭疽杆菌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强烈,大量有机物的微小颗粒飘散到云层上,所形成的效应就是,微生物们可能躺在云层里“无所事事”,就能吃到足够的食物,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幻想天上的云朵就是棉花糖,盼望自己能飞到云层上大吃特吃,现在看来,细菌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美梦。
每个带有防护性“糖衣”的细菌都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凝结核,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然条件下,云层中的纯水分子在低于-40℃时才会凝结;如果其中含有无机颗粒作为凝结核,凝结温度就会变成-15℃;一旦存在细菌,水分子的凝结温度还会再次升高,有些细菌甚至能让水分子在-2℃时凝结。部分科学家相信,人类活动为微生物提供了童话般的生存环境,高空云层变得更为“宜居”,这就使得云层生态系统极度繁盛,这反过来将会引发频繁的雨雪。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增加降水本身就是云层微生物的一种生存策略。许多云层微生物是因为风力吹动而从地面直达空中的,它们会借助高空气流在空中远距离旅行一段时间,之后再通过变成凝结核的方式,以雨水的形式重回地表,寻找新的宿主。
此外,这些微生物在享受云层中的有机物颗粒时,会将它们重新分解为二氧化碳。如此一来,原本以固体颗粒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又被微生物释放到大气中,成为日益暖化的地球上又一根新的稻草。据估算,大气中每年因此增加的二氧化碳约为100万吨,数量虽少,却会随着人类排放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增加而增加。这种暖化的结果就是:地表温度升高,蒸发加强,云层增多,云层生态系统更加繁荣。这么一想,细菌似乎成了控制地球气候的幕后黑手?
下列哪项不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科学家的研究结果:
云层中的维生素B12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关
云层生态系统的活动提高了地球上的降水频率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改变了植物的生长环境
某些高空微生物已经发展出抵抗强烈紫外线的能力
人类的信息需求有80%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而在全球普遍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形势下,遥感宏观、动态、精确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球观测组织(GEO)确定的遥感9大应用领域,________了灾害、卫生、能源、气候、水、天气、生态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等,更是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先看到表面,然后涉及实质,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研究而言,观察-总结-归纳-演绎推理-实证是通用的研究逻辑。研究者更注重用数学建立起自然世界的研究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用数学方法解释自然规律并进一步预测规律。因此相较于定性的描述,定量的刻画和应用更是自然科学的关键所在。自然科学的分析、对规律现象的确定性描述,这都离不开“数据”或者“量化”这一研究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卫星遥感主要采取垂直观测方式,以获得地表二维信息,对获取的数据则基于地面目标漫反射的假定,作一些简单校正后利用地面目标的光谱特性作地表分类或经验判读。早期遥感的应用,更多的是基于定性描述,也就是通过可视的地物颜色、纹理、形状、大小等要素来对地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推断并进行运用。但是,随着需求的发展,定性遥感越来越难以满足科研和应用的需求。
例如,卫星遥感通过云图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各种气团的运动趋势,但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仍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大气动力学模型中,需要知道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大气下垫面反照率和影响气流运动的粗糙度这些量化的信息,而定性的分析显然不能满足这个需求。
很自然地,人们开始着眼于通过遥感的方式来获取地物更多量化信息的研究,并期望定量遥感能承载更多的应用需求。
对应于定性遥感而言,定量遥感是从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里,来推演得到地物某些特征定量化描述的手段。通俗地说,就是在遥感获取的各项电磁辐射信号的基础上,通过数字的或者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目标的各种自然属性信息。
我们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为例。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定量的遥感数据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作为输入参数集来驱动数值过程模型运行、评价和验证其模拟结果,还可以通过适时地输入更新结合数据同化的方法确定过程模型的某些状态变量或者参数,以提高不同时空尺度的碳、水、氮通量等模拟精度并进行预测。在行业部门的各种业务应用中,各种评估对量化指标的旺盛需求,也对遥感的定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填入文章第一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覆盖
涵盖
囊括
包含
2015年全国发电量为56184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210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74.94%;水力发电量为9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2015年12月份,全国重点电厂供煤11240万吨,环比增长22.31%,同比下降5.43%,耗煤11211万吨,环比增长15.43%,同比减少7.78%。
2015年12月份全国重点电厂供煤量约比11月多多少亿吨:
0.2
0.4
0.7
0.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学活动改至线上,推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占网民整体的46.8%。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0亿,占手机网民的46.9%。
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比2019年增加约( )亿。
1.5
1.9
2.5
2.9
李某因犯杀人(未遂)罪、抢劫罪、盗窃罪而分别被判处10年、8年、5年有期徒刑,对其最后量刑应为________年。
10年
23年
10~23年
10~20年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到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较2018年12月增长14.9%,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12月增长4200万。
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12月提升7.8个百分点,其余年份详情如下:
2020年3月,农村网民规模约占我国网民整体的:
20.2%
22.4%
28.2%
38.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4月,今年我国累计生产原煤82779.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8%,本月生产原煤22979.9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9%;累计生产原油6174.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8%,本月生产原油1559.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9%;累计生产钢材19698.0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本月生产钢材5291.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
2008年4月,我国生产原油多少万吨:
1203.34
1573.54
1582.13
1643.56
小李某月请了连续5天的年假,这5天的日期数字相乘为7893600,问他最后一天年假的日期是: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014年,广西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承办好(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43
44
45
46
由于邮费不断上涨,某杂志计划通过把其每年出版的期刊数量减半来最大化其利润,而文章的质量、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以及年订阅价格都保持不变。市场研究表明,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订阅者和广告商都不会受到损失,但也有人认为该计划的实施会导致该杂志的利润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些人的观点:
该杂志的生产成本在未来仍保持不变
大多数在该杂志上购买广告篇幅的广告商会在每期杂志上花费和以前一样多的资金
在新的邮费条件下,邮寄一期计划中的杂志耗费的成本比邮寄一期目前的杂志高出约1/3
该杂志的订阅者中大多数更关心目前文章的质量可能下降,而较少关心杂志中文章数量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