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过,“读书当用三余”。其中一“余”便是“岁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有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鲁迅过年时最喜欢上书市购书。他的日记载有: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鲁迅买书都是要读的,这也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深层涵义是:
读书可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温暖、快乐和充实
春节长假最适合读书
古代人喜欢读书过年
读书过年,更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
乌鸦与人类在行为上有许多有趣的共同点:都喜欢玩耍,而且经常使用工具。我们知道,人类幼儿通过玩耍来学习。当蹒跚学步的孩童推倒一堆积木时,他们的大脑里就在形成构建和测量物体的能力。问题在于,乌鸦的玩耍是否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记录了野生新喀鸦使用各种各样工具的行为,比如它们会用有钩的木棍或特别准备的叶片,将躲在树干缝隙中的昆虫拖出来。然而,科学家也经常观察到乌鸦摆弄着各种古怪的东西,似乎只是单纯地因为好玩,而没有明确的目的。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关于人类玩耍的社会学解释
乌鸦有哪些使用工具的具体行为
关于乌鸦摆弄东西目的的最新研究
乌鸦与人类在工具使用上的不同特点
①与传统媒体“你给什么我看什么”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
②然而,很多学者担忧过度个性化的推荐会引起“回声室效应”
③由于网络信息的过载和多样,很多社交媒体也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算法来为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的新闻,让新闻更加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④现代人已经习惯通过社交网站来获取各类新闻信息
⑤这些个性化算法使得只有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一致的信息才会被呈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窄,可以接触到多元化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少
⑥根据算法的推荐,人们逐渐接收到的都是和自己意见相似的新闻与朋友分享的信息,持不同观点的人也逐渐形成愈发封闭的小圈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④②⑥⑤①③
⑥①②④③⑤
⑥⑤①②④③
④①③②⑥⑤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想实现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关键是要稳住市场主体。只有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才能帮助其渡过资金难关。除了减税降费外,还需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才能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只有营商环境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市场主体才会获得内生动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国内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由此可以推出:
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是帮助市场主体渡过资金难关的必要举措
只要稳住市场主体,就能实现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如果深化“放管服”改革,就能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若市场主体不具有内生动力,国内经济就不会有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科技是实现文化创意、放大文化效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文博行业,新技术不仅帮助文物从“抢救性保护”迈向“预防性保护”,还提供文创手段和思路。比如数字技术,相较于过去的胶片拍摄,敦煌数字壁画不会褪色,而且清晰度大幅提高。这些逐渐积累起来的数字素材,成为敦煌发展文创的资源库,不仅可以用来设计实物文创产品,还可以制作视频,让壁画中的人物动起来,更具观赏性。再比如利用数字化解析技术,在异地展览中再现代表性洞窟,人们徜徉其中,仿佛在真实的莫高窟中游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数字技术,令敦煌再次高光闪耀
科技赋能,让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敦煌文化,借技术加持破壁出圈
传统艺术,以别样方式创新讲述
有学者曾经把思维定势比作一份“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定势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模型,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影响到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符合世界本来面目的“地图”,有利于我们迅速地处理日常事务,解决一般性问题。但是,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或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不仅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会变成“思维的枷锁”,阻碍我们拓展新思路。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个人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
人在思考过程中是如何形成思维定势的
面对新情况时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现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八棱金杯,是唐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1970年发掘出土。此杯为国家一级文物,高6.4厘米,侈口八角,圈足。八个面之间以连珠式图案相分割,分别装饰有拍板、吹箫、弹奏琵琶等人物浮雕图案,人物形象高鼻深目,明显是当时的西域胡人形象。此外,还有忍冬纹、卷草纹,以及山石、飞鸟、蝴蝶等装饰图案。这件文物对研究唐代金属工艺、造型艺术、文化交流、歌舞音乐以及服装穿戴等社会现象都有极大帮助。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唐代时已有箫、琵琶等音乐器具
当时西域与唐王朝有一定文化交流
八棱金杯是唐王朝赠送给西域的礼品
金杯的八个面之间以连珠式图案相分割
吃饱了就困,在医学上称为“醉饭”。人在吃进食物之后,一方面要分泌大量消化液,一方面要消化道蠕动,以消化食物,这两个功能被中医认为是脾气的一部分。这个过程需血液、氧气、水分等帮助工作,导致其他脏器的供血有所减少,大脑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现象,人因此出现嗜睡、困倦之感,饭后尤其明显。如果他原本就是脾气虚的,饭后大脑的缺血就会更加严重。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干预,严重的可能导致低灌注性的脑中风或者心绞痛。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醉饭”严重决不能掉以轻心
“醉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醉饭”是由大脑缺血导致的
脾气虚的人“醉饭”更强烈
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按照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等人的观点,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部分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通常也微乎其微。如果两群狼面对同一场景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特征不同,而不是因为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狼群历史、有不同的狼群文化。就算有动物因为和人相处而从人类这里习得了复杂的行为,但当它回归野外时,也几乎不可能把自己学会的人类技巧教给其他动物,不能改变其种族的原有行为。
根据这段文字,对“文化”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种族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
改造自我及其种族的能力
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
与遗传基因无关的行为模式
蛇纹岩土干燥、营养成分低,通常含有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有毒的镍、铬等重金属元素。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属植物的一个种群生长在蛇纹岩土中,这对它们而言是非常极端的环境。有研究人员分析了这种拟南芥属植物的基因,认为它们是从生长于附近的亲缘属群中“借”了一些有利的基因,以帮助它们应对极端环境的。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这种拟南芥属植物是通过原有基因变异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其他植物都是完全独立地通过自然选择进行适应性进化的
并未见到生长于非蛇纹岩土中的该种拟南芥属植物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以适应环境
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拟南芥属植物中检测出附近亲缘属植物的特征性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增强了对重金属的耐受力
未在生长于附近非蛇纹岩土中的植物中发现改变基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