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试点工作,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角度看,金融租赁行业在降低传统实体企业的固定成本、助力实体企业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
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
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
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2022年,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上亿市场主体,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属于“稳主体”对策的是:
①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
②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
③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④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⑤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项
3项
4项
5项
定义:①送别诗:指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②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③咏史诗: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
典型例证: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0个
1个
2个
3个
中国古代诗学从唐代“野”字意象的逐渐增多,到宋代“野水”意象的异军突起,不仅意味着唐宋诗学从“大物山水”到“小景山水”的转向,而且从杜甫所开创的“野水”美学至中唐诗人“野水”写作传统的逐渐形成,幽远寻仙的峻险之趣的传统有所消歇,宋人萧散简淡、静观自我的“野水”美学成为时代意趣。“野水”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可游,更在于可居。“可游可居”作为野水山水美学的具体展开,与“可行可望”的彼岸山水美学成为中国诗学的两大传统。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中国诗歌“野水”意象的发展
“野水”意象与唐宋诗学的转向
中国山水诗学的两大话语传统
作为时代意趣的“野水”美学
在人文领域,人文学者担负的任务首先而且主要是“传承”人类文化,是理解、解释从而传播人文经典。评价一个人文学者学术水平的基本标准是,他熟悉多少经典著作,能在多大程度上_______经典著作,本着当代人面临的问题开展与伟大经典的对话。至于创造性思想,那是一种________的事情,有些才能杰出者或许可以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思想,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那是人文学者“修炼”过程中________的事情,不应该是预先设立的目标。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阐释 可遇不可求 水到渠成
精通 难能可贵 功到自然成
诠释 可望不可即 自然而然
通晓 不可多得 铁杵磨成针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 “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 1 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中秋节形成过程
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
公元前111年设立敦煌郡以后,不少内地的世家大族迁入敦煌定居。这些世家大族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和西域、中亚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坚实的汉晋敦煌文化土壤。另一方面,敦煌地区的居民以移民为主体,他们和居于少数的原居民共同开发敦煌,使得他们较少拘泥于区域的异同,而更富于相互理解和包容,终于形成这一地区自觉的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因此,汉族与月氏、匈奴遗绪,以及后来与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能够和平相处。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敦煌文化的主体是世家大族带来的中原文化
敦煌文化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其包容并蓄的特点
敦煌文化促成了汉族与月氏等少数民族和平相处
中原文化与西域、中亚文化的交流是敦煌文化形成的基础
文学名篇精粹光润、千锤百炼、声情并茂、朗朗上口,具有久传远播的生命功能。一些属于上上品的短小篇章,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杜牧的《清明》,几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从屈原到鲁迅,二千余年间的不少名篇是蕴含着国魂的要素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类的名句,长久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的意志。鲁迅的《阿Q正传》揭示的阿Q相也在暴露国民精神弱点上广为人知。由于文学名篇具有文化精神聚焦的特征和久传广播、深入人心的功能,不妨这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们是可以审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可以体味的
它们是国魂与国民的一种极佳的精神契合点
它们对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滋润,是多层次的
它们表明的精神文化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如今的研究生教育,比本科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但在教育成效上,可能连社会实践教育都不如。在一些学校,由于研究生规模膨胀,一个导师甚至要带上几十个上百个研究生,导师制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一对一的认真指导,除非导师们打通了“任督二脉”,否则恐怕要么就只有在教育上敷衍学生,要么就只能高抬贵手,让学生们蜂拥着通往毕业的闸门。
“这种情况”是指:
研究生教育比本科教育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
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可能连社会实践教育都不如
一个导师甚至要带上几十个上百个研究生
酒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儿。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他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召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划横线的句子说明李白:
是最钟情于酒的诗人
写了很多关于酒的诗篇
写酒的诗多为经典之作
酒是写诗时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