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月增长率大于10%的地区2007年6月入境总人数是:
1836947
1934490
1934723
4109352
2014年1~9月我国入境外国人共有1922万人,其中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的外国人分别为1184万人、229万人、408万人、58万人和43万人。分不同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见下表。
2014年1~9月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入境外国人数为:
243万
590万
394万
651万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其中,亚洲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2011年,除美国、加拿大以外的美洲国家游客入境旅游人数约为:
33.8万人次
23.8万人次
13.8万人次
43.8万人次
关于2008~2012年间国家电网公司清洁能源的发展,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核电上网电量保持持续增长
新能源发电机组并网容量翻了8番
水电上网电量年均增长率超过同期水电并网容量
新能源发电机组上网电量从2011年开始超过核电上网电量
2012年,我国矿产品对外贸易活跃,进出口额99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进口额同比增长1.4%,出口额同比增长7.6%。
2012年铁矿砂及精矿进口量约占黑色金属(铁、锰、铬)矿砂及精矿进口总量的:
52%
80%
97%
99%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其中,亚洲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2012年,欧洲各国入境游客量占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超过11%的国家有:
1个
2个
3个
4个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65元,是1978年的11.5倍,年均增长7.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7元,是1978年的11.8倍,年均增长7.5%。二者均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7.5元。
从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均为上海,分别达到40188元和17804元。北京排名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649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476元。
从收入高低对比来看,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1587.7元。
根据城乡居民对2014年物价水平变化的调整数据显示,认为物价水平会有大幅度上涨的人数比重为35.5%;认为物价会平稳上涨的人数比重为48.3%;其他观点的人数比重为16.2%。
2012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
15633元
15623元
15613元
15643元
2012年全国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上述省市国道网的日平均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全国国道网日平均行驶量为244883万车公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的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2181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48742万车公里;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为1084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11164万车公里。全国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130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204717万车公里。(注:交通拥挤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2012年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约是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的:
1.7倍
1.5倍
2.0倍
1.8倍
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约比上年同期增长多少万亿元:
4
5
6
7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理论上说,买房不是刚需,居住才是刚需。但为何“宁买房不租房”?这说到底还是因为权利:人们不仅在买“产”,也在买“权”。对物权之上的受教育权、养老保障、医疗等权利的需求,有时比居住本身还强烈。越是人口流动大、业态更新快的城市,这个问题越紧迫。以租购同权为特色的房屋租赁市场改革,正是抓住了这一深层次的需求,尝试实现租屋供给不足和租屋赋权不足的双重解铃。
这段文字中“这个问题”指的是:
租屋供给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
房价超出许多刚需的购买能力
对物权之上各项权利需求强烈
房子长期以来被视为增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