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6年,全国有近10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29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200万家,而到了2017年,全国农家乐数量已达到了220万家。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较2015年增加了110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0%,较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13~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约为:
3.2万元
4.7万元
5.6万元
6.4万元
2016年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人员1270.87万人。其中女性645.40万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186.16万人、321.29万人、763.42万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有127万人。36-54岁的有524.90万人、55岁及以上的有618.87万人。
2016年苏中地区男性与女性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相差多少:
19.93万人
25.55万人
27.23万人
29.56万人
从大蒜、生姜,到香蕉、菠萝,在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农民很受伤。订单农业作为以销定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经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因为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差、恶意违约而变得难以推行,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商户和农民。
作为抵御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重要机制,订单农业一度被各方寄予厚望。然而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这一理想化的风险平抑工具,远远未能发挥预想中的作用。不少农民契约意识____________,动辄毁约,一次次使得一纸购销合同____________。轮番上演的单方面毁约事件,不仅让相关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也让农民群体本身付出了惨痛代价。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天然存在着滞后性和长周期性,这决定了农民很难及时、准确地安排生产过程。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才形成了农产品价格“周期怪圈”现象。而所谓订单农业,其核心逻辑就在于“以销定产”。倘若严格执行,这一模式将有效实现供需平衡,避免由生产不足或过剩而引发价格巨震。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农民受眼前短利驱动,往往会选择性执行购销合同,这无异于亲手解除了“自我保护”的机制。
现如今,订单农业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小农心理”作祟。农民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熟悉商品社会的那套契约体系和交易方式,而且对违约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也缺乏完整的认知。再加上大多数的涉农购销合同,都不具备必要的担保机制和强制执行的可能。一旦农民单方面撕毁合同,企业顾忌于超高的催收成本,往往也只能听之任之。
没有“履约保证金”作保,没有追责索赔渠道兜底,订单农业以及相关产销合同,当然没有任何约束力可言,对此已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可是在此之前,我们最先应该做的,还是改变分散化、个性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孤立的农业生产者,吸收进组织化的专业生产合作社中,吸收进金融惠农和科技惠农的扶持体系之内——只有让他们处于更为紧密的人际网络和利益结构之内,其才会更为重视个人诚信的价值。
当反思订单农业所面临的尴尬遭遇,我们往往将矛头指向农民契约精神的缺失。试问,有没有一套合理的议价机制,能够保证农民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实惠的合同收购价?又有没有一种动态的博弈平台,来回应农民由短期市场行情所产生的利益关切?相较于培育农民的信用意识,建立真正公平合理的市场定价和交易体制,对于发展订单农业同样至关重要。
关于订单农业一度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是:
订单农业可使农民与商户谈判时确保收益
订单农业能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不可预期性
订单农业可使农民预先知道农产品价格
订单农业可使农产品供需平衡价格平稳
下列关于企业债券和国债发行额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2008年,国债与企业债券发行额约为1:1
企业债券发行额最高的年份是2012年
企业债券发行额在2011年首次超过国债发行额
2007年,国债发行额大约是企业债券发行额的3倍
与2013年相比,下列指标在2014年增长额最小的是:
批发业出口额
批发业进口额
零售业商品购进额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生主营业务成本98.9万亿元,增长10.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减少0.2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为108.4元,增加3.7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员工数量)为131.5万元,增加15万元。
2017年,在主要经济类型中( )的负债绝对额是最大的。
国有控股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2006年,我国的出口额约比上年增长( )。
27.2%
25.8%
23.2%
19.9%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以下有关农业种植中肥料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给农作物提供有机物
除了根部,肥料也可以通过叶片等部位被农作物吸收
施肥浓度过高导致“烧根”,是由于农作物根部的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
应根据不同农作物和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
2016年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人员1270.87万人。其中女性645.40万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186.16万人、321.29万人、763.42万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有127万人。36-54岁的有524.90万人、55岁及以上的有618.87万人。
2016年苏北地区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是苏中地区的:
1.9倍
2.2倍
2.6倍
3.1倍
2009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百分比最多与最少的相差多少:
18个百分点
23个百分点
32个百分点
4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