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2.9%
3.7%
4.0%
4.8%
某城市有A、B、C、D四个区,B、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A的14倍,A、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B的9倍,A、B、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C区的2倍,则A、B、C三区的面积之和是D区的:
1倍
1.5倍
2倍
3倍
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比10年前增长31.6%。2012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这11个主产省(区)增产夏粮364万吨,其中安徽增产80万吨、山东增产75万吨、河北增产63万吨、河南增产55万吨,在非主产省(市、区)中北京、辽宁、浙江、湖南、重庆、云南、宁夏有不同程度减产。
2012年11个主产省(区)夏粮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
52%
67%
71%
85%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公司和企业(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中包括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其余为单位自筹资金。以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1995年12月31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共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共增加了5.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09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
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有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标准体育场地占地面积15.3亿平方米,建筑面积6416.3万平方米,场地面积11.1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为1642.8亿元。
我国标准体育场的建筑面积占全国各类体育场建筑面积的:
85.2%
83.4%
64.4%
55.3%
2004~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年份有几个:
1
7
8
9
2004年财政科技拨款中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相比差多少亿元:
148.1
752.3
562.3
482.3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2006年,我国境内500家最大外商投资企业总资产规模分别比上年增长:
17.1%,9.5%
6.7%,12.9%
19.3%,12.9%
60.3%,60.3%
2009年1-10月,该市对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在地方出口额中的合计比重为49%。地方出口额是多少亿美元:
44.3
114.3
134.7
120.1
下列关于2002—2005年中国污染治理资金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财政预算内资金”逐年增加
“其它资金”逐年增加
“财政专项资金”逐年增加
“财政专项资金”的比重逐年增加
2006年末,福建省全省常住人口为355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797万人,女性人口1761万人。全年净增人口23万人,比上年增长0.65%,自2000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2001-2005年期间,福建省总人口约增长了:
2.7%
32.5‰
120万
1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