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同比增长30.8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25万亿,同比增长27%,相较2011年下滑两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按地区排在前十的省份(含直辖市)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福建省。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城市十强榜单发布,北京以总分最高分位居第一,接下来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成都、厦门、宁波。排在前十名的行业依次为:服装鞋帽、纺织化纤、农林畜牧、数码家电、机械设备、化工塑料、食品糖酒、建筑建材、五金工具、医疗医药。
截至到2012年12月,我国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1350家,同比增长8%,相较2011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B2B电子商务服务商的营业收入为16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阿里巴巴营业收入继续排名首位,占B2B电子商务服务商的营业收入的45%。而环球资源,我的钢铁网、慧聪网、中国制造网、环球市场网、网盛生意宝分别位列二至七位。
截至2012年12月,B2C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排名第一的依旧是天猫商城,占了52.1%,京东商城名列第二,占22.3%;位于第三位的是苏宁易购达到3.6%,排名4~10位的依次为:腾讯B2C(3.3%)、凡客诚品(2.7%)、亚马逊中国(2.3%)、库巴网(1.4%)、当当网(1.2%)、易迅网(0.6%)、新蛋中国(0.3%)。
2011年底,B2B电子商务交易额与上年同期相比:
增长25%
增长27%
增长29%
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17.3亿元,增长18.1%。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9%,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8.6和19.5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59.5:38.5调整为2.1:55.6:42.3,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3.9亿元,增长12.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09.9亿元,增长11.4%。新型业态消费快速增长,全省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571.2亿元,增长91.7%。南昌、赣州两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乡村市场发展快于城镇。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931.8亿元,增长12.3%,其中,城区零售额1214.3亿元,增长13.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92.2亿元,增长13.4%,高于城镇市场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主体拉动消费增长,商品零售2018.2亿元,增长13.5%,高于餐饮收入7.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872.3亿元,增长11.6%。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进出口总额230.8亿元,增长16%,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78.6亿元,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进口额52.2亿美元,增长40.3%,比去年同期提高46.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6.1亿美元,增长10.4%;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400亿元,增长21.7%。“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3亿美元,增长27.5%;对外直接投资额2.1亿美元,增长20%。外贸商品结构趋于优化。高新产品出口增长28.6%,铁合金出口增长68.7%,钢材出口增长67.2%,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64.7%;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去年上半年全省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约为多少亿元?
571.2
298.0
523.8
622.9
2009年以来,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四川交通运输业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1-4月,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255.74亿元,同比增长131.3%,增速较同期全社会投资高52.4个百分点,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进入2009年后,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就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月完成投资73.25亿,增长87.54%;一季度完成投资169.2亿元,增长130.93%;到4月投资达255.74亿元,同比增长131.3%,较2008年全年高出78.1个百分点。随着总量的提升和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不断上升,1-4月份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8%,创造了新高。
2008年4月,四川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
37.30亿元
46.62亿元
51.52亿元
73.25亿元
2011年中国对匈牙利出口前10大类商品中,出口额最低的是:
有机化学品
车辆及其零附件(铁道车辆除外)
塑料及其制品
钢铁制品
T省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44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人均投资达到27080.41万元,近五年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T省2011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7221.64亿元,增长30.4%。其中:全年地方基础上为670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8.7%,中央基础上为516.19亿元比上年下降26.5%。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7.07亿元,增长1.1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41. 63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82.94亿元,增长31.7%。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993.39亿元,增长27.1%,增幅低于全部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5.3%。全年民间投资达到5194.25亿元,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71.9%,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5461.53亿元,增长48.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5.6%。其中,完成私营企业投资1802.46亿元,增长1.1倍。
全年新建项目完成投资2515.89亿元,同比増长31. 4%,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420.50亿元,增长22.5%;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773.09亿元,增长41.8%。其它投资1512.16 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65.39亿元,增长26.5%。商品房竣工面积1656.17万平方米,下降18.4%;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364.25万平方米,下降 0.7%。其中,销售住宅面积2060.73万平方米,下降2.1%。
T省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多少亿元:
6000
6500
6200
5711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中,建成区园林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两项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有:
浙江、江西
江苏、安徽
上海、安徽
福建、山东
注: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谷物指稻谷、小麦和玉米。
2009年中国谷物单位面积产量与2008年相比减少最多的是:
稻谷
小麦
玉米
豆类
2004~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之和占图中三类教育招生总数比重最大的那一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为:
566万人
546万人
640万人
608万人
一个长方体木块恰能切割成五个正方体木块,五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200cm² 。则长方体木块的体积为多少?
625cm³
125cm³
500cm³
750cm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上海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达到422.37亿元,相当于GD.P的比例从1991年的0.9%提高到3.08%。通过加大以苏州河治理为代表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市河道水质总体有所改善,苏州河水质保持稳定,基本消除干流的黑臭现象。2008年,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17.71亿吨,比1991年增长13.8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3.8%,提高28.5个百分点。
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008年,上海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平均浓度由1980年的0.32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8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由1980年的0.13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5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由2000年的0.09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56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以环城绿带、城市景观绿地和市中心大型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化建设大力推进。2008年,全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达到29.01亿元,比1986年增长66.5倍。相继建成延中绿地、黄兴绿地、世博林绿地、新江湾城绿地、滨江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使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并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末,全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34256公顷,比1949年增加3416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4777公顷,增加14711公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则由1949年的0.16平方米扩大到12.5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由1978年的8.2%提高到38%。
2008年末,全市公共绿地占全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的:
80%
70%
5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