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满了浓度为20%和30%的两种溶液。将甲杯中倒出一半溶液,用乙杯中的溶液将甲杯加满混合,然后再将已经加满的甲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一杯清水中且未溢出,溶液浓度变为20%。若该溶液密度与水完全相同,问原甲杯中溶液的质量是这杯清水质量的多少倍?
1
2
3
4
5
6
7
8
不少学生的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教育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
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
当代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为导向,而非素质教育
化学沉积作用是指在水介质中,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当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产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其中,胶体溶液是指含有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物质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真溶液是指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化学沉积作用的是:
干旱气候区,湖水很少外泄,蒸发作用使湖水的氯化钠增加、累积,变成咸水湖
当海水中的绿色粘土矿物随水流动时,会和含有铝、铁的胶体物质聚合形成海绿石
富含磷质的海水上升至浅海区,因压力减小,温度升高,磷质析出、沉积而形成磷矿
湖泊里的生物骨骼,它们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当碳酸钙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在海底堆积下来,形成石灰岩
孩子的学习任务较重,如果近距离用眼程度过强,持续用眼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眼睛睫状肌过度收缩且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导致看远处时不能很快放松、调节,产生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疲劳症状,这种表现被称为假性近视。出现假性近视时,可通过充分休息缓解睫状肌麻痹,使视力恢复。但若长此以往,假性近视会因为眼轴增长而发展为真性近视。
上述文段主要说明了:
预防假性近视的方法
假性近视的症状及后果
假性近视的原因及其种类
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高果糖溶液会损伤小鼠神经元,导致学习能力受损。将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饮用水,对照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茄脂肪酸。六周之后,训练两组小鼠走迷宫,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因而可以认为欧米茄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是得出该结论的前提:
高果糖溶液浸泡下的大脑神经元易出现萎缩
欧米茄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
实验前两组小鼠学习走迷宫的能力不存在差异
实验中两组小鼠均接受了大量的走迷宫训练
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视眼所能看到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距离眼睛约10厘米处。长时间用眼可发生眼疲劳现象,眼疲劳的症状表现为:眼睛发胀、头疼、眼花,眼睛酸涩、眼睛发干等。
这段话主要讲述:
眼睛的器官部位
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疲劳
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疲劳的症状表现
有a、b、c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按a与b的质量比为5:3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3.75%;按a与b的质量比为3: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6.25%;按a、b、c的质量比为1:2: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31.25%。问溶液c的浓度为多少:
35%
40%
45%
50%
某盐溶液100克,加入20克水稀释,浓度变为50%,然后加入80克浓度为25%的盐溶液,此时,混合后的盐溶液浓度为:
30%
40%
45%
50%
某化学实验室有A、B、C三个试管分别盛有10克、20克、30克水,将某种盐溶液10克倒入试管A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B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取出10克溶液倒入C试管,充分混合均匀后,这时C试管中溶液浓度为1%,则倒入A试管中的盐溶液浓度是:
40%
36%
30%
24%
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14%
17%
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