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有26个,“发展”“改革”两词居前,高频词出现的总次数是“改革”一词出现次数的11.5倍多3,“发展”一词出现的次数比“改革”一词多54次,比高频词出现的总次数的1/7多6,则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6个高频词共出现多少次?
678
854
777
715
工作扩大化是指在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工作丰富化是指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工作丰富化的是:
自助餐厅的伙计在面食、沙拉、蔬菜、饮品和甜点部都轮换工作
一家研究所,一个部门主管告诉他的下属,只要在预算内并且合法,他们就可以做想做的任何研究
某公司员工小张不能胜任目前的岗位,领导安排他去了其他部门
快递公司的员工从原来只专门负责分拣货物增加到也负责分送到各个服务网点
关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作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洛神赋图》是吴道子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创作而成
《步辇图》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史实有关
《快雪时晴帖》曾被乾隆皇帝收藏于三希堂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一名事业单位职工1978年参加工作时月工资总额是49.5元,2012年其月工资是1978年的112倍且每月还多11元,改革开放以来这名职工月工资增加了多少元:
5050
5505.5
5545
5555.5
幼儿园9个小朋友分别穿1至9号球衣,老师从中随意挑出5个小朋友上场参加拍球游戏,则这5个小朋友的球衣号码之和为18的概率是:
只有带着中国“土”味儿的艺术,才能在世界画坛上_______,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的,不管是什么千奇派、百怪派,只能说是_______,说文雅一些,是艺术教条主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奇情异彩 拾人牙慧
大方光芒 拾人牙慧
大放异彩 拾人牙慧
光芒万丈 拾人牙慧
以下机构按照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乡村振兴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④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
①②④③
②③④①
③②①④
③④②①
世界上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国家,人们看表的次数相对也就多。越是发展缓慢的国家,人们看表的频率也就越低。早些时候经济发展速度的排列次序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新加坡、意大利、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但这些排列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看表的频率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看表的频率
早些时候,荷兰人的看表次数超过香港
美国人的看表次数总是世界第一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表明,年幼老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由此推论,转基因产品对人体也会有类似影响。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认同,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人类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作为有智慧的生物,人类从这个生物圈中受益很多,用野生植物做药物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0%的药物来自野生植物的提取物。这里还未包括古老民族都有的传统疗法:直接用野生植物做药,中医的草药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牙疼,西医解释为细菌感染,用杀菌的消炎药治疗;中医却解释为“上火”,用清热的草药治疗。无数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哪种解释有道理,人们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造成发炎的细菌,因此人们不怀疑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中医说的“上火”,却令人难以解释。于是有人就把中医斥之为“不科学”。事实上,只是因为中医的道理更深奥,过去的条件不成熟,无法理解它而已。
中医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和当时广为流行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战国晚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它第一次提出了脏腑、经络学说,成为日后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原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说明。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正如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所说,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归功于人们对基因复制和蛋白质制造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现在的医学界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制造过程有关。细菌或病毒能致病,是因为它们可以侵入细胞,影响这些复制或制造过程。当前化学家们在研究分子自复制和自组装过程,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成分、浓度和酸碱度等,也会影响这些过程。比如烟酒过度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变得有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而致病。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这种状态,就是中医说的“上火”。在服用了中药后,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得不利于细菌或病毒侵入后非正常复制或制造过程,因此逐步恢复正常。
目前,解开中草药科学原理之谜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正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直接观察中药是如何影响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而影响基因复制和蛋白质的复制和生产。实现这种观察有不少技术上的困难,需要中医、西医和化学、物理学家们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但是,当这个谜解开后,中医的每一点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理解,反之亦然。中医把人这个复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治疗,西医则从微观结构来观察和治疗人体。按照物理学的说法,这两种观点是互补的,每一种都是对另一种的补充,每一种都没有包含全部真理。因此,最好的医学应该是中西医相结合的医学。
根据最后一段,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西医的某些观念无法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
从物理学上看,中医和西医结合能解释所有的疾病
对于复杂疾病的治疗应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中医理论的解释比西医更复杂,但没有西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