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了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体验
大自然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取法自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乡村文化,只有跟乡村的未来发展相和谐,跟老百姓过日子不冲突,才能引动我们广袤乡村社会的文化之河长流。
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与乡村的发展变化相适应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保持乡村的原有风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社会发展完全没有关系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常与老百姓利益发生冲突
如果不在国家机关工作,小张就会失去今后晋职深造的机会;而如果不在民营企业工作,小张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小张不能既在国家机关工作又在民营企业工作。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小张就买不起婚房。虽然小张女朋友不介意婚房的有无,但小张女朋友的父母很介意,小张自己也很介意。他暗下决心:如果买不起婚房,自己宁肯不结婚。最近,一直内心纠结的小张终于结婚了。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小张现在不在国家机关工作
小张现在不在民营企业工作
小张不会失去今后晋职深造的机会
小张女朋友的父母最近改变了想法
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传统文学自现代以来一直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纯文学的读者往往是小众的、精英化的,通俗文学则是供更广大的人群阅读,而作者也是顺应这两个阅读方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网络文学则不同于这两者,能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阅读。它的多样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其间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让原来并非文学读者的一部分大众作为文学阅读的“增量”参与到文学阅读之中,也使得许多不同身份的年轻写作者在这个空间中找到了职业写作的可能性。大量的年轻读者和作者从网络文学的入口进入了文学之中。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网络文学的出现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受众
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吸引青年人群
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网络文学的发展扩大了文学的读者和作者群体
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的成绩的教师。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都工作很忙碌。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目前,在我国各地,养老问题的管理工作分散在老干部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部门、老龄办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此外,妇联、青联、工会、残联等机构也或多或少地介入了养老的服务保障和管理工作。
对我国养老管理工作描绘最准确的一项是:
多龙治水
三个和尚没水吃
二龙戏珠
僧多粥少
临近年底,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调控走到一个微妙时点,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一些二三线城市在限购政策落实方面“疲态”渐显,或试图放松限购令,或期待限购令自动到期作废。截止到2013年底,多个限购令将到期的城市未就限购令走向表态。
根据上述文字推断,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限购令对楼市的影响
对中国楼市现状的分析
二三线城市对限购令的态度
限购令到期后城市楼市走向
古埃及时期,不论平面作品还是立体作品,人物风格总是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因为在雕塑或描绘人物时,创作者运用了标准的几何格子来确定作品的严谨性。而拜占庭时期的艺术创作实践,则采用了另一个独特的测量体系,即“拜占庭同心圆图解法”,三个同心圆形成了一个光环,这是一种数学性的测量体系,用一个固定的张开两脚的圆规,在画面上组装每个人物。这种“构造性”的使用,使得作品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总之,不论是几何格子的使用,还是拜占庭同心圆图解法,都有数学原理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艺术创作与数学有紧密联系
美术与数学的发展历史一样悠久
绘画技法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
数学的进步促进了绘画技术的发展
你曾经在白天看过星星吗?当你蹲了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
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消失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双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俗称作V1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久经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伤。
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彼特·希勒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眼闪光开始了新的探索。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般散落分布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很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寻找适合的动物作为“替身”很有必要。
恒河猴算是实验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实验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推进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在恒河猴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向“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
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成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希勒此次研究的主题。
假如猴子会说话,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
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野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
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野会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会出现另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野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野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极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在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将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就为当前的背景颜色。
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希勒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摄像机影像向电刺激的转换,使用一台电脑,一端连接摄像机,一端连接用以刺激人脑V1区域的电极,将摄像机拍下的景象转换成刺激人脑的电信号,让产生的“金星”组成相应的图像,让盲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看见”这个世界。
他希望更好地了解人的大脑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但目前的研究进展还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倘若有一天这项技术得以实现,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盲人眼中本不起眼的黯淡“星空”竟可以照亮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星空。
根据上文,用“压眼闪光”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
修复盲人的视网膜
让初级视皮层代替视网膜
让盲人直接看摄像机的图像
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