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怀旧之所以在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历久弥新,并非由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而是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沉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最符合这段文字内容的是:
怀旧是一种情感,具有一定的心理功效
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
怀旧的对象是引起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事件
怀旧的原因在于旧事对人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均数说明的是整体的平均水平,中位数说明的是生活中的中等水平
日常生活中诸如“最佳”“最受欢迎”的评选,一般都与众数有关系
平均数通过计算得出,中位数通过排序得出,众数是通过计数得出的
个别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不明显,对众数和中位数的影响则较大
4辆车运送货物,每辆车可运送16次;7辆车运送,每辆车可运送10次。设增加的车辆数与运送减少的次数成正比,且每车次运送货物相等,运送货物总量最多是多少车次:
72
74
64
68
小王在每周的周一和周三值夜班,某月他共值夜班10次,则下月他第一次值夜班可能是几号?
2
3
4
5
有288人的某单位准备分两批组织工会活动,由于工作安排变动,第一批有人员须调整到第二批,此时第一批与第二批人员之比为7:9,问原计划中第一批与第二批人数之比是多少?
4:5
5:4
5:7
7:5
公平世界谬误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公平世界谬误的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媒体一直被认为是社会的________,通过新闻事实选择、新闻价值判断等新闻生产机制,对大千世界的变动进行舆论监督,进而________公众对大部分人所无法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实的了解和认知,发挥着议程设置和社会协调的功能。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守望者 影响
掌控者 引导
巡夜人 激发
代言人 左右
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父母不仅要为他提供衣食住行,而且要十分关心他的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情况;但是当一个人已经长大以后再一切依赖父母,他绝不会是个有用的人。
上面这段话意味着:
有用的人从不依赖父母
个人长大后应该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无力照顾他们已经长大的孩子
一个人还是在小时候生活比较幸福
无知与没有学问是两个概念,无知不等于没学问。北宋皇帝宋徽宗就很有学问,字写得好,词写得好,画也画得非常好,他是个大才子。可是宋徽宗是无知的,他是属狗的,他当了皇帝以后下令全国不准吃狗肉,结果民间怨声载道。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权力加无知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社会管理要有“制衡”机制
任何领导的功过都具有不对称性
领导者要适时地调整和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