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认为,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而且还是“内圣外王”的。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然而,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极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虽然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圣人依然会积极投身于世务
修养极高的人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是因为不能够完美地处理世务
修养极高的人一定适合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中国哲学讨论内圣外王,更关注于内圣
房龙文笔生动,擅长讲故事。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讲述科学,确实高妙。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房龙开创了以文学方式讲述科学常识的先河
房龙能将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讲述得很生动
房龙文笔生动,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
房龙讲述的科学常识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装修工人小郑用相同的长方形瓷砖装饰正方形墙面,每10块瓷砖组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图案。小郑用这个图案恰好铺满该墙面,那么,他最少用了多少块瓷砖?
250
300
400
450
小王冬季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去某个机场,到达后发现手表显示的时间为18点30分,而机场所在地时间为22点30分,他去的可能是以下哪个城市?
华盛顿
马尼拉
曼彻斯特
惠灵顿
甲乙丙三人择偶标准:
甲:只要他有钱,就嫁给他
乙:只有他有钱,才嫁给他
丙:只要他人好,就嫁给他
若一男没钱但人好,则一定不愿意嫁给他的人是:
甲
乙
丙
甲和乙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孜孜不倦
坚忍不拔
按部就班
一丝不苟
拿破仑被废黜以后,在厄尔巴岛_______,1816年3月1日登陆,20日重返巴黎。他只带了千名士兵,所到之处,受到农民“_______”的欢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甘沉沦 箪食瓢饮
不甘寂寞 箪食瓢饮
不甘沉沦 箪食壶浆
不甘寂寞 箪食壶浆
木匠加工2张桌子和4张凳子共需要10个小时,加工4张桌子和8张椅子需要22个小时。问如果他加工桌子、凳子和椅子各10张,共需要多少小时:
47.5
50
52.5
55
公司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小张又迟到了。
公司王经理批评他说:“小张,你为什么又迟到啦?”
小张解释说:“因为来晚了,所以迟到了。”
以下哪项陈述正确描述了上文推论中的错误:
使用了一种原则上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假的前提
把对一类事物中的个别种类断定为真的结论推广到这类事物的所有种类
使用了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
把所需要做出解释的现象本身作为对那种现象的一种解释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参加一次文艺大奖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辞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辞是:
我这老头子能与年轻人一同获奖,首先感谢评委的公正,一视同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十分欣慰
我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我的心态年轻,我永不服老,所以能与年轻人同台获奖
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