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光伏产业总产值28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720.5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3.6亿元,增长11.6%,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9.0%、39.0%。2016年江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3万千瓦,年末累计装机容量546万千瓦。
2015年苏中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
19.0%
23.5%
28.3%
33.1%
起降架次当年累计数东部地区占比,2021年比2020年:
低1个多点
低3个多点
高1个多点
高3个多点
下列选项中,英语是其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的是:
印度、新加坡、南非
澳大利亚、香港、芬兰
美国、丹麦、津巴布韦
新西兰、瑞士、菲律宾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关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草木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种有大白菜的地里撒上草木灰可防病虫害
花卉移栽时,可以用草木灰做底料增加养分
育苗时,草木灰和氮肥同时施用效果更好
往鱼塘撒草木灰能够降低鱼类的发病率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下列选项中的“以”与这句话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消费品企业有充分的理由去开展数字化转型。消费端是最活跃的市场,对消费者和消费市场的理解早已融入消费品企业的基因,数字化则为消费品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消费者洞察机会。①
首先,消费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一是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多年前,消费群体几乎是隐形的,企业通过发邮件或在电视上打广告的方式来做营销。在数字化的今天,企业营销开始注重每一位个体消费者、强调点对点的互动。数字化做得好的消费品企业会去了解每一个消费个体的喜好和行为,从而获得非常细致的消费洞见——某个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适合这位消费者,以及何时是联系这位消费者的最佳时机等。②
消费品企业的第二项数字化转型动力是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及用数字化的方式销售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消费者熟知的大型消费企业需要通过层层分销才能将产品送入零售终端,这里面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数字化时代出现了更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渠道,企业不仅能够通过这些渠道销售实物产品,也能提供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③
消费品企业的第三项数字化转型动力是提升运营效率。金融、互联网技术、人力资源领域中,不少此前由人来完成的工作,目前已经可以被数字工具替代。例如,一些公司设计出算法,从大批简历中筛选重点信息,为应聘者打分,快速向人力资源部推荐理想的候选者。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此类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营工作效率的例子。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运营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理解消费者、进行品牌建设以及开发产品等核心业务中。④
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个位置?
例如,营养食品公司提供可供下载体验的App产品,消费者在App上不仅可以购买产品,也可以获得来自品牌的营养建议;时尚企业则可以开发自营销售的App平台,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服饰穿搭建议。因此,数字渠道既是出色的销售渠道,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
①
②
③
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法的一项是:
我们睡着的时候,以为风睡了,树也睡了,以为日月星辰虎豹虫豸都睡着了。待拂晓醒来,天,已连夜画好了一幅朝霞。
“传统儿童游戏”不该只属于博物馆,利用好了,它也有春天。
冬天,花朵儿们并不躲懒。它们不太看重季节,春夏秋冬,开了落,落了开,一切都自然。
墙角处,花骨朵儿小小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儿柔韧地颤动几下。
下列划横线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先进后进只是相对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级各有千秋,我们班虽是先进集体,但也有不足
运输队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防站。”
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十年一剑,功夫不负苦心人
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而15~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4.7%,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2.3%,较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地方数据看,2011年全国共计有24个地区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重庆、四川、江苏等8个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其中重庆老年人占比最高达12.42%,其抚养权比达到17.36%,相当于近6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
2011年全国各地区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最低的是:
宁夏
新疆
青海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