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针对不少冬奥会运动员带伤参赛的情况,德国奥委会总干事米夏埃尔·费斯佩尔对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提出质疑。他认为“应该放弃‘更快、更高、更强’的原则,回归到体育最基本的理念——安全第一”。他呼吁各体育联合会根据顶级运动员和相对缺乏体育经验的运动员的不同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设施标准。
这段话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运动员带伤参加冬奥会违背奥林匹克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口号不适用于冬奥运
各体育联合会应该制定规则和设施标准以确保安全
奥运会应该回归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
2009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0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增长67.37%。200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417.30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增长40.83%。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的253.20亿元增长到360.37亿元,增长42.33%。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3.85万吨碳。一系列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3-2009年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的节能减排量以及EPC项目投资变化情况见下图:
2009年我国EPC项目投资占2008-2009年EPC项目投资之和的百分比是:
45.5%
58.9%
62.6%
73.8%
从1981年到2005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六五”时期
“八五”时期
“九五”时期
“十五”时期
2017年,M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3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民间投资18759.6亿元,增长14.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10395.0亿元,增长12.3%;非国有投资20933.0亿元,增长13.6%。分投资方向看,民生投资3015.9亿元,增长12.8%;生态投资1402.5亿元,增长12.5%;基础设施投资8517.4亿元,增长15.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213.0亿元,增长24.7%;工业技改投资6130.2亿元,增长3.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7258.4亿元,增长13.5%。分区域看,A地区投资12395.3亿元,增长13.2%;B地区投资7110.4亿元,增长13.5%;C地区投资5232.7亿元,增长13.8%;D地区投资6429.4亿元,增长14.0%。施工项目共有58178个,比上年增长16.4%。其中,新开工项目43966个,增长7.5%。投产项目42862个,增长28.4%。2017年,M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4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住宅投资2194.4亿元,增长17.3%。商品房销售面积8532.3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68.3万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销售额4460.7亿元,增长18.9%,其中,住宅销售额3570.8亿元,增长14.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015.5万平方米,下降30.5%,比上年末减少886.0万平方米。
2017年M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量约为( )亿元。
1150
1168
1263
1190
2000-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
236.04元
322.18元
353.27元
474.52元
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2005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约为:
34.81亿元
34.63亿元
34.35亿元
34.05亿元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2.9%
3.7%
4.0%
4.8%
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4+3-2-1=
0
1
2007
2008
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新签合同额21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万人,同比减少2.9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
2020年1-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增幅较大。2020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完成营业额91.4亿美元。
二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2020年1-2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0.8%、15.1%、11.3%和8.9%。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额同比增长43.2%,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
三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增多。2020年1-2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1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9%。
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对每个当期内产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境外企业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均值约为多少亿元人民币?
1.6
1.3
0.8
0.6
2007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1~4月投资增幅相比:
上升约6个百分点
下降约5个百分点
上升约3个百分点
下降约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