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不同的地域、气候等因素哺育出________的文化。与此同时,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进一步刺激着人们的乡土情结,在多元文化中强调自身文化特色就________。于是,那些能够彰显文化特色的讨论总是不断地________人们的身份认同。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五光十色 在所难免 唤起
五光十色 自然而然 引起
多姿多彩 自然而然 引起
多姿多彩 在所难免 唤起
文化休克是指势单力薄的族群或个体在优势文化中接受同化的过程中,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面临进行重大调整、适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困惑、紧张、焦虑、过分敏感、情感不稳定、“思乡病”等消极体验,并且常常伴发心身性障碍。
下列属于文化休克的是:
公司派小张出国学习一年,当其回国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一遇到挫折,就想起国外的好处和方便,心里产生消极情绪,变得沮丧和消沉
某学者发现女性土耳其移民多数有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
前几年一名美国白人在匹兹堡枪杀数名少数族裔。据了解他是一名移民事务所的律师,一方面为许多外国人办理移民事务,另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和仇恨这些外国人
小赵毕业后不顾家人阻拦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去西北边疆支教,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很快出现剧烈的高原反应,开始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
面对大众文化扑面而来,我国主流文化大有力不从心,步步退缩的趋势,而面对西方强大的文化热潮,主流文化大有与“狼”共枕之感。主流文化,只有经过与狼“共枕”温存和与狼“共舞”较量,才能获得的健康的传承基因和生命活力。
此段文字意在说明:
主流文化备受各方的威胁,已经面临绝境
任何事物只有竞争才能生存
面对大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主流文化危在旦夕
主流文化必须要经过与其他文化斗争才能蓬勃发展
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食物链的文化链。他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人类文化实质是一种动态的生命体
人类文化的聚集类似于生态的系统
人类文化本身就像一个生态系统
人类文化相互关联组成动态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洪拳、热贡唐卡
天津玉雕、中国书法
黑龙江剪纸、中医养生文化
热贡马术、采茶戏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由于发明或借用而增添新的事物,由此导致旧事物丧失,是一种文化变迁;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变化,在没有替代物的情况下有些文化因素自动消失,也属于文化变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文化变迁的是:
拥有灿烂文化的庞贝古城在维苏威火山的大爆发中消失了
古代玛雅人和玛雅文化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了
随着英国的殖民与发展,英语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官方语言
由于汽车的出现,伦敦的出租马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根据资料,以下关于2008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8年浙江省的合同外资比2007年少
12个月份中,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的同比增长率都是负数的有四个
12个月份中,合同外资大于实际外资的有11个
实际外资与合同外资相差最悬殊的月份和最接近的月份分别是11月份和8月份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可能不一样,带来的后果也不同:过多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可能使民族文化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过多强调文化的世界性,又可能使民族文化丧失民族特色。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每个国家的文化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丧失民族特性的文化,不可能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并非民族性的任何坚守都会导致世界性。一种文化只有反映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呼声,才有其活力和生命力,才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如何理解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具有世界性
不能用文化的世界性取代民族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不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多次提到文化自信。
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色彩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和高度自觉
③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
④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身份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①②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④
2015年全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164家,增长18.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26亿元,增长25.3%。
下列行业中,平均每家新设立企业获得的直接投资金额最接近总体平均水平的是:
房地产业
农、林、牧、渔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