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是有钱人的游戏,以为就如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名牌包包一样,瞬间即可完成。文化也不是幻想者的梦想,以为就如魔术里的鸡变鸭一样,立刻_______。如今,谈论文化、投资文化成为时髦,很多人以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之后,文化就能一下子_______;以为经济都可以在当年几近崩溃的边缘飞快地发展起来,以我国如此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文化的腾飞同样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脱胎换骨 升堂入室 倚马可待
面目全非 捷足先登 轻而易举
革故鼎新 登堂入室 信手拈来
超脱尘俗 繁荣昌盛 稳操胜算
某国际会议期间,会务组招聘了张、王、李、陈、宋、孔、何7名志愿者,拟将他们分配至甲、乙、丙3个工作组,每组分配2至3人。已知:
(1)若王、李和孔中至少有一人分配在甲组或者丙组,则分配至乙组的是张和宋;
(2)若宋、何中至少有一人分配在乙组或者丙组,则分配至甲组的是张和李。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______项中的两人是分配至丙组的。
张和陈
宋和孔
陈和何
张和宋
为响应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某地投入50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河流治理和野生动物保护三项工作。已知植树造林投资比河流治理投资的1.2倍少56万元,野生动物保护投资比投资额最高项目的投资少68万元。问投资额第二高的项目投入了多少万元?
178
180
182
184
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足球,一位喜欢篮球,一位喜欢排球。现在知道:甲比喜欢足球的人年龄大;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篮球的老师年龄小;乙老师年龄最大。
由此可以推出:
甲老师年龄最小
乙老师喜欢排球
丙老师喜欢足球
三人年龄大小无法确定
汉字经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发展变化,在每种字体的书写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龟甲兽骨上清丽瘦硬的甲骨文、青铜器里圆转古朴的金文、刻石中整齐端庄的篆书,个体字符的线条、结构,整体章法的布局、排列,都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汉字在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的驱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书法作品中结构的疏密、行笔的缓急,更
将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字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符号
汉字的形体演变反映了审美取向的变化
书法充分发挥了汉字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古有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今有豹纹服饰。可见,在人类文化中,豹总是和________联系在一起。同时,豹也多是________的象征,希腊罗马神语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就多以骑豹或者披豹皮的形象出现,《诗经·郑凤·羔裘》中的君子也是“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尚 勇猛
个性 魁梧
优美 智慧
高雅 彪悍
老王两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市价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该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
42
50
84
100
在历史上,文字有被神圣化的倾向,制度化教育基本上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所记载的知识为核心。而民众在千百年间形成的口耳相传的知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虽然有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关注民众知识和文化的学科,但总体而言,这种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从20世纪中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往偏重书面文化、轻视口头传承的倾向,给整体把握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体系带来了诸多弊端和限制。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形成了人文学术的某些新趋向和新领域,如“口述历史”“口头诗学”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学术界正在改变口头传承不受重视的状况
文字被神圣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纠正
民间文化应纳入现代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
口头文化是人文学术发展的新趋向和新领域
国家的制度变革和治理现代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维度,而“治理”则具有更多平等和共治的意味,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序参与,是各类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协商互动。“治理”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转型,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更好吸纳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这一文段标题的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管理”和“治理”的一字之变
国家治理现代化,人人都是参与者
国家制度完善和发展,我们都是受益人
在我国,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五大节日之一,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商业化将中秋节演变成了“月饼节”,“月饼越做越大,文化意义却越来越少”。
以下哪项是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支持的观点:
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加以利用
要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商业活动应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