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了出门要先看看天气预报。其实在太空中也是如此——空间环境预报对保证航天员的工作、保障载人空间站的安全非常重要。
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承担着空间环境预报的任务,不仅要为发射任务提供空间环境保障服务,还将开启________的空间环境保障模式,不间断地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的在轨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影响载人空间站发射和运行安全的轨道空间环境主要是大气环境、高能辐射环境和流星体环境等。这些环境的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制约。太阳活动是近地空间环境的扰动源,大的太阳爆发活动直接影响近地空间环境,如产生太阳质子事件引起高能辐射环境的变化。地磁暴期间,高层大气密度会迅速上升,导致低轨道上航天器的阻力增加,从而改变航天器的正常运行轨道,增大航天器定轨和轨道预测的误差。
载人空间站各个舱段的发射期(2021-2022年)处于第25太阳活动周的开始和上升阶段,太阳爆发活动的强度和频次相对低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空间环境就可以平静无虞了。太阳上的冕洞经常连续几个太阳自转周(27天)引起地磁扰动,偶发的日冕物质抛射也会时不时引起地磁暴。
最重要的是,载人空间站的运行期为10余年,将横跨第25太阳活动周,甚至延长至第26太阳活动周。长期的在轨运行,工程任务将越来越复杂,也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空间环境要素威胁。
首先,空间站是一个大型航天器,更容易遭受空间粒子辐射、原子氧腐蚀、碎片撞击等效应影响。它在轨时间很长,这就使得空间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非常突出。其次,空间站要正常运行,必备一个高压供电系统,太空中的等离子体环境会导致弧光放电、电流泄露等效应突出。再次,空间站将一直运行在低轨道区域,大气环境和碎片环境恶劣,轨道衰变、机械碰撞效应更为显著。对于航天员而言,需要常驻在空间站,并开展出舱、交会对接等航天活动,遭受空间辐射的概率大大增加。空间站长期运行任务中,将包括核心舱、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实验舱1、实验舱2、光学舱等频繁的发射和回收,航天任务重。要保障这些飞行任务的空间安全,需要的空间环境安全窗口更多。
预报中心早在天和核心舱发射前一年就进入保障状态,对空间站任务期的整体空间环境态势及其对任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后续预报任务的制定和实行奠定了基础。
自2020年6月以来,预报中心对现有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改造,重点增加了针对空间站轨道预报的支持产品和针对航天员辐射安全的预警评估产品,并于2021年1月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任务。
从核心舱发射前三个月开始,预报中心持续不断地向工程有关部门提供空间环境预报报告,对发射窗口的空间环境状况进行精密的分析和预测,并分析空间环境可能对核心舱的影响,给出了精确的短期预报结论:太阳不会发生强爆发活动,地磁不会发生强扰动,预计发射窗口的空间环境是安全的。从4月29日核心舱入轨开始,预报中心进入空间站在轨飞行空间环境保障任务状态。空间环境预报员24小时值班,时刻监视空间环境的变化,及时报告空间环境态势,评估空间环境变化对载人空间站可能带来的威胁,协助空间站系统和航天员及时规避未知的空间环境危害,保障载人空间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文意,载人空间站的发射期定于2021—2022年的原因主要是:
第25太阳活动周尚在开始阶段
空间环境处于相对的平静时期
方便航天器进入正常轨道运行
减少航天器定轨时产生的误差
2009-2014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移动电话用户数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13年
固定电话用户数与上年相比减少量最大的年份是2010年
移动电话用户数逐年增加
固定电话用户数逐年减少
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长城沿线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莫高窟
云冈石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安阳殷墟
字符替换:
数字表中第1行第4列的数与第3行第9列的数的乘积对应的符号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14年,移动电话用户数比2008年增长约:
58%
68%
78%
88%
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城镇化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7020元,比上年增长16%,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
如果2014年我省各区域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保持2013年的增长速度,则2014年各区域年平均工资从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
珠三角>山区>东翼>西翼
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
珠三角>西翼>东翼>山区
大国崛起不是民族性口号和单一的感情,文化创新和可持续输出是它的重要软实力地基。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将整个社会资木分成三个资本。经济资本、文化和象征资本。就“经济资本”而言。如今,中国在落入低谷后已经走上了复苏之路。这种复苏使得中国的身份变得空前复杂,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科技经济军事崛起,而在于我们的文化身份不清。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资本”还不丰厚,需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年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爱方文化丧失自已的声音,只能沧为两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庙。中国在古今西,四个维度之间【①】,人们方而在忘记中国自向有传统,一方面对两方这一他者总是【②】。向西方学习并没有获得西方文化的内在特性,反而往往通过西方抹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没有文化有凝聚力,文化身份【③】就将出现问题,在经济起飞后,全盘西化之中还有什么能够代表东方?如果我们没意识到本文有重要性那么崛起速度越快,文化则越弱。
文化要去“化”,国家冲突要去“解”,当代思想战略要去“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却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
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上受尊重的文化实体,并由东方向西方传播而成为人类新的文化感受方式。我们必须思考人类的未来是否可以将东西文化中精神相通打素整合起来。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误读,发现差导性文化之间的的心灵相似,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生态问题,让人类走向新世纪绿色生态的自然和社会。
守正创新是新世纪中国崛起的文化战略。新世纪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走出去”而成为人类的和世界的。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完全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文化创新是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的关键
中国崛起的速度凸显了文化的软弱
缺少心怀天下的“雄才”,使得中国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解决人类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必须着力寻找不同文化的精神共通性
我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
2014-2018年脱贫人口最多的是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4年末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2013年末增长:
0.7%
0.9%
1.2%
1.6%
2014年末,某省公路里程172167公里,同比增长2.8%,其中,高速公路4237公里,同比增长3.3%。国家铁路正线延展里程和营业里程分别为15060公里和9351公里,分别同比增长-0.28%和0.23%。地方铁路正线延展里程和营业里程分别为1805公里和1072公里,分别同比增长4.6%和-1.02%。
2014年铁路旅客平均每人次周转距离比2013年多约多少公里:
15
25
34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