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购买名牌产品时,实际上是花钱买身份,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名牌产品“拉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所以,名牌产品的销售不应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如今出手阔绰的购买者越来越少
保持名牌产品的销售额靠的是其“独一无二”的魅力
名牌产品的购买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
扩大市场范围有助于提高盈利
备受关注的微信“春节摇红包“活动把2015年春晚推向高潮,当晚共发放由众多品牌企业赞助的5亿现金微信红包。这意味着,微信红包开始从用户个人行为转向企业营销行为。借助向企业营销平台的转变,成为各家企业的营销工作。这种营销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提高品牌知名度,创造消费动力
引导消费者量入为出,理智消费
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当雇员和雇主不共处一地的时候,管理工作就必须适应这种情况,要使每一个人学会把自己训练成为独当一面的生产能手,新的反馈机制必将形成、发展,老板和工人就能确定所做工作的质量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管理工作对处理雇员和雇主雇佣关系的重要性
在生产当中的老板与工人之间的新的反馈机制的作用
老板与工人之间的关系
新的反馈机制如何在老板与工人之间起作用
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远古时代,人类一天平均要移动16~22公里,他们走路、奔跑、冲刺、攀爬、游泳、跳跃、举重……他们不得不如此,否则就难以生存。在50万年的进化中,现代人所拥有的思考型的大脑,正是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的,人类渐渐有了梦想、计划以及创造的能力,从而创造了现代文明。但讽刺的是,文明的前进速度如此之快,人类的身体和基因却来不及跟上——就基因而言,我们仍然是50万年前的那些狩猎采集者,我们仍然渴望最高热量的食物,但却不再需要运动。最终,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了人类长期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热量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运动对人类进化的好处
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运动量少对人类的危害
隐私权是指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间的行为秘密的权利
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入来源秘密的权利
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有研究调查了大学生食用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情况和他们的社交焦虑症发病率,发现食用发酵食品可以显著减少社交焦虑症状的发生。可能原因在于发酵食品中含有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和改善肠道环境的益生菌,通过改善消化功能来促进情绪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研究结论:
社交焦虑的发病与个性、性别、年龄等也有关系
不少情绪健康的大学生从来不吃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
某国大学生的泡菜消费量和社交焦虑症发病率均全球第一
不少出现考试焦虑或社交焦虑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腹泻症状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逐渐成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产业人才培育和一般市民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但它最初是:
以纺织工业品展示为主
以生活日用品展示为主
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
以建筑成果展示为主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
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数之比最接近:
2:3
3:2
3:4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