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汽车行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汽车快速行驶时,尾部通常会卷起尘土,主要是由于汽车底部形成的低气压区导致的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车行进方向倾倒,主要是由离心力导致的
油罐车尾都通常会挂一条铁链直达地面,主要是为了避免静电放电导致灾难发生
汽车行驶时,车内一般都不开灯,主要是为了避免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
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行政征用
行政征收
行政征购
行政没收
日前,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将机动车停车位收费价格上调了50%,并把部分原来免费的车位也纳入了收费管理,同时对新能源车免收停车费,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方案?
该方案通过网络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停车费收费方案调整后大大提升了车位空置率
增加后的停车费标准仅与相邻城市的标准持平
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
甲、乙两船分别从上游的A地和下游的B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行驶。甲船2小时后到达B地,随后立刻返航以原功率行驶,在3小时后与乙船同时到达A地。则两船如果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船比乙船提前到达的时间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低于半小时
半小时~1小时之间
1小时~1个半小时之间
高于1个半小时
英国科学家提出测试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简单方法,来展示1公顷能源作物制成的燃料可以让汽车行驶多远,生物柴油在测试中表现最差,仅能使车辆行驶2万公里,生物乙醇使车辆行驶3万公里,由厌氧发酵的农作物等产生的生物沼气可使车辆行驶将近9.7万公里。因此,科学家认为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以上结论:
生物沼气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乙醇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将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生物沼气的生产、运输过程费水、费电、费能源
当代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已不再主要依靠密集劳动力。如在美国,整个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将耗时20年,总投资达4000亿美元。要为9500万个家庭全部装上大容量光纤线路,要耗资2000亿美元。由此可见:
未来的经济发展主要靠高技术
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不再需要劳动力
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过程
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落伍
小孟驾驶汽车沿一条笔直公路匀速行驶。某一时刻,小孟先看到路边的第一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X为两位数。半小时后,他又看到第二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Y恰好由X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交换位置所成。又过了半小时,他看到第三个里程碑,上面刻的公里数Z恰好由X的两位数中间添一个0所成。再过一小时,小孟自看到第一个里程碑起共驾驶了( )公里。
120
150
180
200
在A市,司机的汽车事故保险是按平均水平支付的,而不是按每个司机每年行驶的路程收费,在此机制下,保险公司能实现一定的盈利。所以,行驶里程少于平均水平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补贴了行驶里程多于平均水平的人。
以下说法中哪项成立,则上述说法成立:
无论何时,有新的司机购买保险时,向所有司机收取的按平均水平计算的事故保险费也会相应上升
如果根据每年的行驶里程对司机进行分类,保险公司的利润会显著上升
那些得到保险公司高额赔偿的司机所支付的保险费用等于或低于其他司机支付的保险费用
对保险公司而言,为行驶里程少于平均里程的人所支付的成本小于为行驶里程多于平均里程的人所支付的成本
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高速铁路网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流动和物资流动国家,过去那种“_______”的产业分工格局已被打破,地区间产业分工趋向合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链_______迅速推进,高效统一的全国大市场正在形成之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成一体 整合
壁垒分明 升级
各自为政 运转
条块分割 扩充
某商场在一楼和二楼间安装一自动扶梯,该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行驶。一男孩与一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走到二楼(扶梯本身也在行驶),假设男孩与女孩都做匀速运动,且男孩每分钟走动的级数是女孩的两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达到扶梯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扶梯顶部(设男孩、女孩每次只跨一级),则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级。
54
64
84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