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37℃左右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时通过获取少量的能量,就能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当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然而日前一项研究却揭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约每10年下降0.03℃。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
温度计制造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测量数据变得越来越精细
现代生活方式降低了人类劳动强度,导致新陈代谢率下降
现代医学的进步降低了人类患病频次,炎症反应逐渐减少
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温上升,也使人类自降体温对抗炎热
A、B、C、D四个工程队修建一条马路,A、B合作可用8天完成,A、C或B、D合作可用7天完成,问C、D合作能比A、B合作提前多少天完成:
2
2016年8月12日执行我国海洋科考史上第一次万米集深渊科考作业的无人潜水器被称作:
探索一号
蛟龙一号
蛟龙二号
海斗号
一个班学生人数在30~50人之间,分别按6、8和12人分组,学生都正好分完。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24
32
36
48
如果把人的自然生命视为一条某一天开始流淌、某一天必须消失的河流,对于作家、诗人、画家等而言,从这条河流会派生出另外的一条河流来,那就是你活着时创作的作品的生命时间。曹雪芹活了大约40几岁,而《红楼梦》写就约250年,似乎今天才进入生命盛期。没有人能让曹雪芹重新活过来,也没有人有能力让《红楼梦》悄然死去。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奋斗的过程
人生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
一个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创作对于作家等群体而言可以增生自然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不只属于儿童。中世纪的绘图师们在绘制地图时,并不把未知地带留为空白,而是画上海蛇和想象中的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穿越大洋,攀登高山,逐渐在地图上把这些想象替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外太空拍摄照片,感叹地球之美。通信网络造就了“地球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
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
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
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处于一种观点与立场远未一致的分裂状态,有时分歧还非常大。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局限。大体上看,对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的研究,走的是两条思路,一条是信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认为市场可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持“小政府”观点;另一条是信守政府干预主义理论预设,认为政府不时干预是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种相互对立的两难困境,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新理论视野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何帮助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的局限性
政府职能与成本之间矛盾难解的原因
2020年12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31156件,环比下降23.2%,同比下降10.3%。其中,受理量23792件,较11月减少6316件;因举报线索不详或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范围而未受理7364件,较11月减少3119件。
如同一个月内各类举报的受理率彼此相同,则2020年12月通过电话的环保举报被受理的件数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低于7501件
7501—8500件之间
8501—9500件之间
高于9500件
小张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挂钟电池没电已经停止了,他把挂钟换好电池,但未来得及调整时间就匆忙出门上班了,出门前挂钟显示时间是5点25分。小张赶到单位时,刚好是8点整。中午12点小张从单位返回家中吃饭,12点半进门。假设小张上下班路上花费时间相等,则小张进门时家里挂钟显示时间为:
9点25分
9点55分
10点25分
10点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