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如此严重的元凶固然是气候,但这也足以说明当前灌溉能力之脆弱。影响气候可能尚非人力所及,以灌溉为主的抗旱能力却是可以增强的。比如以色列,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沙漠和荒丘为主的土地上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还出口大量的农副产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干旱的原因主要不是气候恶劣
旱情严重不能完全归咎于气候
以色列农业灌溉能力非常强
提高抗旱能力依靠政府重视扶持
某景点制定新的门票优惠政策。据此政策,并非有些学生在本景点享受门票优惠,所有在本景点享受门票优惠者年龄都超过12岁。
由此可以推出:
有些年龄超过12岁的学生在本景点享受了门票优惠
该景点的门票优惠政策仅面向不超过12岁的学生
所有年龄超过12岁的学生都没在本景点享受门票优惠
所有年龄不超过12岁的学生都在本景点享受门票优惠
中国是最早筑城的国家之一。数千年来,中国先后修建了至少数千座不同等级的各类城池,________了辉煌的古代城市文化,________、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人类文明史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制造 生生不息 不可替代
创造 绵延不绝 不可或缺
积累 经久不息 必不可少
积淀 络绎不绝 举足轻重
某工厂有4条生产效率不同的生产线,甲、乙生产线效率之和等于丙、丁生产线效率之和。甲生产线月产量比乙生产线多240件,丙生产线月产量比丁生产线少160件,问乙生产线月产量与丙生产线月产量相比:
乙少40件
丙少80件
乙少80件
丙少40件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大,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哈士奇太闹腾、比特犬攻击性太强、拉布拉多很友好……狗狗的性格,似乎已经和它们的品种画上了等号。因此在选择宠物狗时,人们会格外在意它们的品种是否纯正。但研究人员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狗的品种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当时,犬类的主要划分依据是体型特征,比如大丹犬体型巨大,而吉娃娃娇小玲珑。人们通常认为,品种代表着犬类的行为特征,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没有什么迹象表明这种联系真的存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品种的狗在行为上有很大差异
犬类的行为变化可以用品种来解释
不能根据狗的品种来预测它的行为
狗的攻击性可能与遗传没什么关系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斯在《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以16世纪法国赦罪书中的案情编造为例,凸显所谓原始档案的虚构性,引发历史研究者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但是换一个角度,在档案的记录、归档与筛选、保存等制作环节中所掺杂的主观意识,恰好也是档案的一种真实性,更可以反映某种特定的时代风尚。因此,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不应导致对档案的否定与摒弃,而是更应进一步地发掘其中深藏的多元化的历史真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主观意识可能会影响档案的可信性
档案多少都会反映特定的时代风尚
学者对档案的虚构性持有不同见解
存在虚构成分的档案也应善加利用
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和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有人根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肉食悖论指的是,一些人喜欢吃肉,但不能联想到提供肉的动物死去的场景。研究者发现,人们通过一种被称为“语言伪装”的方法,让有感觉的生灵与潜在的食物来源之间的关联变得更模糊,以此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例如,我们提到肉时不直接说动物的名称,英语里把猪肉叫做pork,牛肉叫做beef,或者叫培根什么的。而18世纪的日本,由于当时的幕府禁止人们吃兽肉,偷吃肉的人以植物名称代指肉类,把马肉称为樱肉,把鹿肉称为红叶,把野猪肉称为牡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语言伪装”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表现
日本人对植物的热爱超过动物
文化因素是消解肉食悖论的关键
“语言伪装”有助于克服认知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