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越高,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将t1°C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A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
将t2°C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没有B物质析出
浴室的玻璃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淋水的一面总会结下一些白色的物质,难以清洗。
以下清洗方法能较好去除这些物质的是:
将食用碱洒在微湿抹布上擦洗
将酒精浇在抹布上擦洗
用钢丝球擦洗
在白醋中加入食盐用抹布擦洗
2022年上半年,一些行业面临着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却_______,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比亚迪。比亚迪的股价在过去两年翻了近4倍,6月10日,市值首次破万亿。2022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交付118.01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特斯拉的90.86万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_______的销量冠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鹤立鸡群 名副其实
独树一帜 名无虚传
一枝独秀 当之无愧
无与伦比 无可厚非
研究表明,某消毒剂含有一种杀菌物质,如果按规定使用,使用后1小时环境中这种物质的含量最高(每升空气中含6毫克),随后逐步减少,使用后7小时环境中这种物质的含量降到每升空气中含3毫克。当每升空气中该物质的含量不少于4毫克时,有抑菌作用,那么使用这种消毒剂后发挥抑菌作用的时间能持续:(设环境中该物质的释放和稀释的过程是均匀的)
4小时20分钟
5小时
5小时30分钟
6小时
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铜
干冰
金刚石
陶瓷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哲学物质范畴的是:
影子
引力场
水中月
梦中树
“物质奖励+纪律惩罚”所依据的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什么假定:
“机械人”
“经济人”
“社会人”
“复杂人”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的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地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最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1/10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2010年12月12日,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目前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洁净的低辐射研究平台,能够自主开展像暗物质探测这样的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课题。关于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自然界的宏观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暗物质是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
暗物质的质量为零
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的具有电磁辐射的物质